第二个字是物的成语 (57个)

41

丑类

成语拼音:
bǐ wù chǒu lèi
成语解释:
指连缀同类事,进行排比归纳。
成语出处:
《礼记 学记》:“古之学者,比丑类。”郑玄注:“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比也。”
42

属事

成语拼音:
bǐ wù zhǔ shì
成语解释:
连缀相类的事,进行排比归纳。
成语出处:
汉 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属事,离辞连类。”
43

平施

成语拼音:
chēng wù píng shī
成语解释:
称:通“秤”,计重;施:给予。根据品的多寡来平均分配
成语出处:
《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平施。”
44

伤情

成语拼音:
chù wù shāng qíng
成语解释:
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内心感到悲伤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惟有黛玉看见他家乡之,反自触伤情。”
45

兴怀

成语拼音:
chù wù xīng huái
成语解释:
受到眼前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
成语出处: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月泉吟社》:“触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46

伤情

成语拼音:
dǔ wù shāng qíng
成语解释:
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伤情,不觉哀泣。”
47

兴悲

成语拼音:
dǔ wù xīng bēi
成语解释:
睹:见;兴:起。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成语出处: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猛然间睹兴悲,早不觉潸然涕流。”
48

兴情

成语拼音:
dǔ wù xīng qíng
成语解释:
见到眼前景便激起某种感情。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兴情,情以兴,故义必明雅。”
49

利用

成语拼音:
fèi wù lì yòng
成语解释:
:无用的东西。让没有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浅识者或当誉为废利用,而其实乃洪水之祸源,可叹。”
50

范世

成语拼音:
guǐ wù fàn shì
成语解释:
指作事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范世。”
51

穷理

成语拼音:
gé wù qióng lǐ
成语解释:
穷究事的道理。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穷理。”
52

伤怀

成语拼音:
gǎn wù shāng huái
成语解释:
感:感动;伤怀:伤心。因见到某种事而感动伤心
成语出处:
53

不见人

成语拼音:
jiàn wù bù jiàn rén
成语解释:
只看到事,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成语出处:
54

不取,失之千里

成语拼音:
jiàn wù bù qǔ,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成语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
55

青毡

成语拼音:
jiù wù qīng zhān
成语解释:
青毡子是家传的故。比喻珍贵之
成语出处:
《晋书·王献之传》:“偷儿,青毡我家旧,可特置之。”
56

成务

成语拼音:
kāi wù chéng wù
成语解释:
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尤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夫《易》,开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57

赋形

成语拼音:
suí wù fù xíng
成语解释:
谓针对客观事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
成语出处:
宋·苏轼《画水记》:“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
* 第二个字是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