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破的成语 (40个)

21

常规

成语拼音:
dǎ pò cháng guī
成语解释:
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成语出处:
柯岩《汉堡港的变奏》:“甚至连船正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也打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体下海去了。”
22

陈规

成语拼音:
dǎ pò chén guī
成语解释:
:突;陈规:陈旧的规章制度。打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成语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们一定要打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
23

大立

成语拼音:
dà pò dà lì
成语解释:
大举击毁旧物,大力建立新事物
成语出处:
24

饭碗

成语拼音:
dǎ pò fàn wǎn
成语解释:
打:敲击。比喻失业,无以为生
成语出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不仅因入党问题而打饭碗,断绝生路,往往因‘异党分子’问题而被绑入狱,断送生命。”
25

迷关

成语拼音:
dǎ pò mí guān
成语解释: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既然打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
26

砂锅

成语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成语解释:
比喻追根究底
成语出处:
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你直待要打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27

砂锅问到底

成语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成语解释: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成语出处:
见“打沙锅问到底”。
28

砂锅璺到底

成语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成语解释: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窑记》第二折:“端的是谁打了来?打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29

沙锅璺到底

成语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成语解释: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
成语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禅,打沙锅璺到底。”
30

心寒

成语拼音:
dǎn pò xīn hán
成语解释: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31

心惊

成语拼音:
dǎn pò xīn jīng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四回:“猛抬头,人人自胆心惊!钟声半彻云霄,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
32

斨缺

成语拼音:
fǔ pò miàn quē
成语解释:
谓武器损残缺。语本《诗·豳风·斧》:“既我斧,又缺我斨。”
成语出处:
《诗·豳风·斧》:“既我斧,又缺我斨。”
33

家亡

成语拼音:
guó pò jiā wáng
成语解释: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成语出处: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家亡,亲友雕残。”
34

众人捶

成语拼音:
gǔ pò zhòng rén chuí
成语解释:
指众人群起攻击落魄失势之人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2回:“人常说:墙倒众人推,鼓乱人捶。”
35

钗分

成语拼音:
jìng pò chāi fēn
成语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离异。
成语出处:
南朝陈·徐德言《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唐·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36

人离

成语拼音:
jiā pò rén lí
成语解释:
犹家人亡。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二回:“王庆从小不曾叫王砉一声爷的,今值此家人离的时节,心中也酸楚起来。”
37

身亡

成语拼音:
jiā pò shēn wáng
成语解释:
家庭毁灭,自身死亡。
成语出处:
《晋书 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身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
38

口舌

成语拼音:
mó pò kǒu shé
成语解释:
比喻说了很多的话
成语出处:
39

脸子

成语拼音:
zhuā pò liǎn zǐ
成语解释:
见“抓脸皮”。
成语出处:
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40

面皮

成语拼音:
zhuā pò miàn pí
成语解释:
见“抓脸皮”。
成语出处:
老舍《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
* 第二个字是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