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金的成语 (101个)

81

之体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zhī tǐ
成语解释: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成语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24回:“女儿千之体万一有些差错,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
82

之子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zhī zǐ
成语解释:
旧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之子坐不垂堂。”
83

之子,坐不垂堂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zhī zǐ,zuò bù chuí táng
成语解释: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之子,坐不垂堂。”
84

之子,不死于市

成语拼音: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
成语解释:
市:众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谚曰:‘千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85

点玉

成语拼音:
shuò jīn diǎn yù
成语解释:
熔化属,玷污美玉。比喻毁谤为害之烈。
成语出处: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上卷:“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点玉之谤。”
86

毁骨

成语拼音:
shuò jīn huǐ gǔ
成语解释:
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众口铄,积毁销骨。”
87

成语拼音:
shì jīn shí
成语解释:
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这里,端的,现放着试石。”
88

委紫

成语拼音:
tuō jīn wěi zǐ
成语解释:
佩带紫绶印。比喻官高位显。
成语出处:
沈钧儒《挽某君殉难》诗:“十年说法伤心事,一例捐生抗战时。愧杀伪京奴妾辈,拖委紫只行尸。”
89

募秀

成语拼音:
yàn jīn mù xiù
成语解释: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燕募秀”为招纳贤士之典。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燕募秀,蔡屣延才,铎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90

拖紫

成语拼音:
yāo jīn tuō zǐ
成语解释:
喻身居高官。印;紫,紫绶。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拖紫,居百城之长。”
91

衣紫

成语拼音:
yāo jīn yī zǐ
成语解释:
腰中挂着印,身上穿着紫袍。指做了大官。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二:“何不在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92

曳紫

成语拼音:
yū jīn yè zǐ
成语解释:
佩带印紫绶。指身居高位。
成语出处:
明 袁宗道《贺阳曲令君父母荣封序》:“纡曳紫者,多摧兰折玉之叹。”
93

不镀

成语拼音:
zhēn jīn bù dù
成语解释: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用不到装饰。
成语出处:
唐·李绅《答章孝标》:“假方用真镀,若是真不镀,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94

不怕火

成语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成语解释:
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成语出处:
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不怕火,查好了!”
95

不怕火炼

成语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成语解释:
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96

不怕火来烧

成语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
成语解释: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成语出处:
郭沫若《相见以诚》:“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不怕火来烧’。”
97

兼紫

成语拼音:
zhòng jīn jiān zǐ
成语解释: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印紫绶。
成语出处: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兼紫,相继为蕃辅。”李贤注:“印紫绶。重、兼,言累积也。”
98

烈火

成语拼音:
zhēn jīn liè huǒ
成语解释: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成语出处:
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非自奖真烈火,傥好比浊水红莲。”
99

石声

成语拼音:
zuò jīn shí shēng
成语解释:
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石声。’”
100

袭汤

成语拼音:
zhòng jīn xí tāng
成语解释:
谓几重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评项羽诛韩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虽重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
* 第二个字是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