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鼓的成语 (32个)

21

丧豚

成语拼音:
bì gǔ sàng tún
成语解释: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故伤于湿而击痹,则必有敝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22

之皮

成语拼音:
bài gǔ zhī pí
成语解释:
败:破旧。破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23

夺旗

成语拼音:
chě gǔ duó qí
成语解释:
形容作战勇敢。
成语出处:
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夺旗。”
24

成语拼音:
chuī gǔ shǒu
成语解释:
旧时婚丧礼仪中吹打乐器的人,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2回:“叫班吹手,壮观壮观。”
25

不息

成语拼音:
fēng gǔ bù xī
成语解释:
:烽火与战;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相望,岁时不息。”
26

相应

成语拼音:
fú gǔ xiāng yìng
成语解释:
槌击就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之相应也。”
27

囊囊

成语拼音:
gǔ gǔ nāng nāng
成语解释:
软外皮中塞得圆的;藏物凸起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看见皮瓠藤篮之类,囊囊的装着许多东西。”
28

催花

成语拼音:
jié gǔ cuī huā
成语解释:
: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敲击羯,使杏花早开。
成语出处:
唐·南卓《羯录》载:唐玄宗喜好羯,曾经在内庭击,并且自己做了一曲《春光好》。当时正赶上庭中杏花开放,唐玄宗笑着说:“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29

连天

成语拼音:
jīn gǔ lián tiān
成语解释:
: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指挥士兵,击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成语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焚券》:“金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待我出门一看,便知端的。”
30

鸣金

成语拼音:
jī gǔ míng jīn
成语解释:
古时两军作战时用和金发号施令,击则进,鸣金则退。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31

齐鸣

成语拼音:
jīn gǔ qí míng
成语解释:
: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金钟战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以声气也。”
32

喧天

成语拼音:
jīn gǔ xuān tiān
成语解释:
:古时作战,用金钟和战指挥士兵,击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公子偃命军中举火,一时金喧天,直前冲突。”
* 第二个字是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