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 (523个)

21

不顾

成语拼音:
bù gù yī qiè
成语解释: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成语出处: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切地逃开。”
22

不堪

成语拼音:
bù kān yī jī
成语解释: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成语出处: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击了!”
23

不可

成语拼音:
bù kě yī shì
成语解释: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24

独当

成语拼音:
dú dāng yī miàn
成语解释:
单独承担或负责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面。”
25

倒打

成语拼音:
dào dǎ yī pá
成语解释: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口。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耙,倒问他!”
26

当头

成语拼音:
dāng tóu yī bàng
成语解释:
迎头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
27

风靡

成语拼音:
fēng mǐ yī shí
成语解释:
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边倒。指时兴的风气。形容某种事物在段时期内非常流行;像草木顺风倒向边。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第15卷:“于是时风靡,议论如出口。”
28

黄粱

成语拼音: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成语解释: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
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29

回眸

成语拼音:
huí móu yī xiào
成语解释: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0

孑然

成语拼音:
jié rán yī shēn
成语解释:
孑然:孤独的样子。孤单单的个人。
成语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八卷:“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兼渠孑然身,无所依傍,处性不能自立。”
31

九死

成语拼音:
jiǔ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生,未足悔恨。”
32

年复

成语拼音:
nián fù yī nián
成语解释:
年又年。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日,年复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33

南柯

成语拼音:
nán kē yī mèng
成语解释:
南柯:朝南的树枝。指场大梦;或比喻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梦成。”
34

屈指

成语拼音:
qū zhǐ yī suàn
成语解释:
屈:弯曲。扳着指头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35

水天

成语拼音:
shuǐ tiān yī sè
成语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成语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
36

天各

成语拼音:
tiān gè yī fāng
成语解释:
各在天底下的边。形容离别后各居地;相距遥远。
成语出处:
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方。”
37

万众

成语拼音:
wàn zhòng yī xīn
成语解释:
千万人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致。
成语出处: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心。”
38

成语拼音:
yī chàng yī hè
成语解释:
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成语出处:
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39

成语拼音:
yī nián yī dù
成语解释:
谓每年次。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归来。”
40

嫣然

成语拼音:
yān rán yī xiào
成语解释:
嫣然:美好的样子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的样子。也作“嫣然而笑”。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舍贝,嫣然笑,惑阳城,迷下蔡。”
* 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