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二的成语 (58个)

41

别无

成语拼音:
bié wú èr zhì
成语解释: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成语出处:
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致。”
42

溜干

成语拼音:
liū gān èr jìng
成语解释:
一点不剩,非常干净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净,一颗也不剩。”
43

两面

成语拼音:
liǎng miàn èr shé
成语解释: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44

七十

成语拼音:
qī shí èr biàn
成语解释: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成语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变……”
45

七十

成语拼音:
qī shí èr háng
成语解释:
泛指各行各业。
成语出处: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46

蜀鄙

成语拼音:
shǔ bǐ èr sēng
成语解释:
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成语出处:
《白鹤堂时文集》:“蜀之鄙有僧,其一贫,其一富。”
47

食不

成语拼音:
shí bù èr wèi
成语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成语出处:
《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味,坐不重席。”
48

三好

成语拼音:
sān hǎo èr qiè
成语解释:
同“三好两歹”。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娘子与冯官人相见之后,至今三好怯。”
49

三平

成语拼音:
sān píng èr mǎn
成语解释: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50

三头

成语拼音:
sān tóu èr miàn
成语解释:
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51

书通

成语拼音:
shū tōng èr yǒu
成语解释: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成语出处: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52

事无

成语拼音:
shì wú èr chéng
成语解释: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八年》:“礼无加货,事无成。”杜预注:“公私不两成。”
53

市无

成语拼音:
shì wú èr jià
成语解释: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价”。
成语出处:
《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价,官无狱讼。”
54

誓无

成语拼音:
shì wú èr xīn
成语解释:
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心。”
55

誓无

成语拼音:
shì wú èr zhì
成语解释:
志:心。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志。”
56

三心

成语拼音:
sān xīn èr yì
成语解释: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意。”
57

三言

成语拼音:
sān yán èr yǔ
成语解释: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朗诵诗》:“或者三言语,或者长篇大套。”
58

天无

成语拼音:
tiān wú èr rì
成语解释: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日,土无王,家无主,尊无上。”
* 第三个字是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