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失的成语 (110个)

81

成语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语解释: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成语出处:
《品花宝鉴》第八回:“元茂便向腰间摸了两摸,致的道:‘奇怪!’”
82

万不

成语拼音:
wàn bù shī yī
成语解释:
误,差错。一万次中也不会误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万不一”、“万无一”、“万无一”。
成语出处:
《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一。”《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一。’”
83

忘餐

成语拼音:
wàng cān shī qǐn
成语解释: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北堂负约》:“小生只为小姐,忘餐寝,梦断魂芳,常忽忽如有。”
84

忘恩

成语拼音:
wàng ēn shī yì
成语解释:
犹忘恩负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义的人,慢慢地报答你两个。’”
85

亡魂

成语拼音:
wáng hún shī hún
成语解释: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常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86

闻雷

成语拼音:
wén léi shī zhù
成语解释: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匕箸。”
87

万无

成语拼音:
wàn wú shī yī
成语解释:
万:很多;: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一也。”
88

为小

成语拼音:
wèi xiǎo shī dà
成语解释: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诉了大老爷,找你点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大吗?”
89

相顾

成语拼音:
xiāng gù shī sè
成语解释:
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周书·段希尧传》:“使于吴越,及乘舟泛海,风涛暴起,楫师仆从,皆相顾色。”
90

虚实

成语拼音:
xū shí shī dù
成语解释:
度:调。虚与实去平衡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度。’”
91

相视

成语拼音:
xiāng shì shī sè
成语解释:
彼此相看,变了脸色。多形容惊慌、惊诧的情状
成语出处:
钱基博《吴禄贞传》:“时良弼、姚锡光在座,相视色。”
92

相形

成语拼音:
xiāng xíng shī sè
成语解释:
形:对照。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成语出处:
秦牧《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仙人掌终于锻炼出现在这样一种使普通植物为之相形色的倔强性格和卓特风貌。”
93

响震

成语拼音:
xiǎng zhèn shī sè
成语解释:
响:回声;震:响雷。像听到回声或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权以示群下,莫不震响色。”
94

惜指

成语拼音:
xī zhǐ shī zhǎng
成语解释: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大。
成语出处: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掌邪?’”
95

援鳖

成语拼音:
yuán biē shī guī
成语解释:
比喻得不偿
成语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莫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96

言多

成语拼音:
yán duō shī shí
成语解释:
所说的话多数不符合事实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下卷:“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谓李德明轻佻,言多实。”
97

掩面

成语拼音:
yǎn miàn shī sè
成语解释:
掩:遮盖。遮着脸不敢看,脸因惊恐而变色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色。”
98

缘名

成语拼音:
yuán míng shī shí
成语解释:
缘:循沿。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没有得到事物真实的本质
成语出处:
宋·苏轼《震奎阁碑》:“汉明以察为明,而梁武以弱为仁,皆缘名实,去佛远甚。”
99

优柔

成语拼音:
yōu róu shī duàn
成语解释:
优柔:迟疑不决;断:决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成语出处:
《旧唐书·高祖纪论》:“然而优柔断,浸润得行。”
100

战栗

成语拼音:
zhàn lì shī zhù
成语解释:
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去了常态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匕箸。”
* 第三个字是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