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必的成语 (53个)

41

法贵

成语拼音:
fǎ guì bì xíng
成语解释:
贵:崇高,可贵。法令贵在切实执行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年》:“法贵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严其令以惩违微损有余,稍忧不足。”
42

甘泉

成语拼音:
gān quán bì jié
成语解释:
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
成语出处:
《逸周书·周祝解》:“肥豕烹,甘泉竭,直木伐。”
43

过盛

成语拼音:
guò shèng bì shuāi
成语解释:
过:太甚;盛:兴盛。太过兴盛就一定会转向衰弱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厥今夷狄,物伙地大,德不足,力有余,过盛衰,一失其御,将豪杰并起,四分五裂。”
44

骄兵

成语拼音:
jiāo bīng bì bài
成语解释: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定失败。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45

举措

成语拼音:
jǔ cuò bì dàng
成语解释:
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举措当,莫不如画。”
46

见善

成语拼音:
jiàn shàn bì qiān
成语解释:
迁:去恶从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以陛下天姿英圣,傥加之见善迁,是将化蓄怨衔恩,反过差为至当。”
47

见义

成语拼音:
jiàn yì bì wéi
成语解释:
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48

极则

成语拼音:
jí zé bì fǎn
成语解释:
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博志》:“全则缺,极则反,盈则污。”
49

理所

成语拼音:
lǐ suǒ bì rán
成语解释:
指按道理定如此
成语出处:
《弘明集 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然。”
50

末大

成语拼音:
mò dà bì shé
成语解释:
谓树木枝端粗大,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51

拟人于其伦

成语拼音:
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
成语解释: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于其伦。”
52

拟人以其伦

成语拼音:
nǐ rén bì yǐ qí lún
成语解释: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成语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叙事》:“洎乎中代,其体稍殊,或拟人以其伦,或述事多比于古。”
53

日中

成语拼音:
rì zhōng bì yí
成语解释:
同“日中则昃”。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移,月满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 第三个字是必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