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深的成语 (56个)

21

步步

成语拼音:
bù bù shēn rù
成语解释: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成语出处:
22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hēn qiǎn
成语解释: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浅。”
23

层层

成语拼音:
céng céng shēn rù
成语解释:
层:重复,接连不断。逐步达到事物的内部或逐步掌握事物的中心
成语出处:
24

城府

成语拼音:
chéng fǔ shēn chén
成语解释:
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远用心。形容待人处事的心机沉,使人难以揣测
成语出处:
《晋书·愍帝纪论》:“性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25

长驱

成语拼音:
cháng qū shēn rù
成语解释:
犹言长驱直入。
成语出处:
《隋书 杨谅传》:“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入,直掳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26

大院

成语拼音:
dà yuàn shēn zhái
成语解释:
:指由内到外的距离大。房屋众多,庭院广。多指富贵人家的住宅
成语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大院宅,闲杂人赶离门外。”
27

发人

成语拼音:
fā rén shēn sī
成语解释:
: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成语出处:
京夫《手杖》:“虽平平淡淡,却颇发人思,让人牵肠动情。”
28

发人

成语拼音:
fā rén shēn xǐng
成语解释: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们思而有所醒悟。
成语出处:
唐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省。”
29

高岸

成语拼音:
gāo àn shēn gǔ
成语解释:
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高岸为谷,谷为陵。”
30

高壁

成语拼音:
gāo bì shēn lěi
成语解释:
壁:营垒;垒:军营四周的堡寨。筑起高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泰传》:“王经当高壁垒,挫其锐气。”
31

高壁

成语拼音:
gāo bì shēn qiàn
成语解释:
壁:营垒;堑:护城河,壕沟。筑起高的营寨,挖壕沟。形容加强防御
成语出处:
唐·杜牧《上司徒李相公论用兵书》:“若以万人为垒,下窒其口,高壁堑,勿与之战,忽有败负,势惊洛师。”
32

高城

成语拼音:
gāo chéng shēn chí
成语解释: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形容防卫坚固。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33

高城

成语拼音:
gāo chéng shēn gōu
成语解释:
高高的城墙,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成语出处:
唐·李翱《杨烈妇传》:“项城小邑,无长戟劲弩,高城沟之固,贼气吞焉。”
34

高城

成语拼音:
gāo chéng shēn qiàn
成语解释:
堑:壕沟。高高的城墙,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孝文帝纪》:“令室家田作具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堑,其外复为一城。”
35

高举

成语拼音:
gāo jǔ shēn cáng
成语解释:
指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三折:“者莫他高举藏,你看我驾天风定然赶上,则好去渊中躲避灾殃。”
36

高居

成语拼音:
gāo jū shēn gǒng
成语解释:
谓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成语出处:
《新唐书·张玄素传》:“若上贤右能,使百司善职,则高居拱,畴敢犯之?”
37

孤军

成语拼音:
gū jūn shēn rù
成语解释:
孤立无援的军队入到敌作战区。
成语出处:
《周书 贺若敦传》:“瑱等以敦孤军入,规欲取之。”
38

高垒

成语拼音:
gāo lěi shēn gōu
成语解释:
垒:壁垒,军营四周所筑围墙。沟:战壕。高筑壁垒,挖壕沟。指强固
成语出处:
《孙子 虚实》:“敌虽高垒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39

高垒

成语拼音:
gāo lěi shēn qiàn
成语解释:
垒:军营四周的堡寨;堑:壕沟。高高的堡垒,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堑,勿与战。”
40

罪业

成语拼音:
zuì yè shēn zhòng
成语解释: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重,不自死灭。”
* 第三个字是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