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清的成语 (37个)

21

闭壁

成语拼音:
bì bì qīng yiě
成语解释:
犹言坚壁野。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
成语出处:
《南齐书 曹虎传》;“部勒小戍,闭壁野。”
22

雏凤

成语拼音:
chú fèng qīng shēng
成语解释:
雏凤:比喻优秀子弟;声: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成语出处:
唐 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于老凤声。
23

杜弊

成语拼音:
dù bì qīng yuán
成语解释:
杜绝弊端,廓来源。
成语出处:
·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源。”
24

端本

成语拼音:
duān běn qīng yuán
成语解释:
端:端正,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龚参政书》:“端本源,立经陈纪,使阴邪退听。”
25

砥砺

成语拼音:
dǐ lì qīng jié
成语解释:
砥砺:磨砺;纯;节:节操。砥砺高尚的情操
成语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虞文绣砥砺节,耽学好古。”
26

耳根

成语拼音:
ěr gēn qīng jìng
成语解释: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成语出处:
《圆觉经》上卷:“闻净故,耳根净,根净故,耳识净。”
27

固壁

成语拼音:
gù bì qīng yě
成语解释:
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
成语出处:
《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野。”
28

高节

成语拼音:
gāo jié qīng fēng
成语解释:
高节:高尚的气节;风: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廉。比喻人品高洁。
成语出处:
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29

高谭

成语拼音:
gāo tán qīng lùn
成语解释:
谭:同“谈”。高妙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谈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赵勤传》:“到叶见霸,不问县事,但高谭论,以激励之。”
30

河海

成语拼音:
hé hǎi qīng yàn
成语解释:
见“河海晏”。
成语出处:
·纳兰性德《金山歌》:“河海宴,中外乐康。”
31

简要

成语拼音:
jiǎn yào qīng tōng
成语解释:
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成语出处:
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
32

激扬

成语拼音:
jī yáng qīng zhuó
成语解释:
见“激浊扬”。
成语出处:
北周·庾信《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浊。”
33

空室

成语拼音:
kōng shì qīng yě
成语解释:
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野以待将军。”
34

六根

成语拼音:
liù gēn qīng jìng
成语解释: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成语出处:
隋 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净。”
35

六根

成语拼音:
liù gēn qīng jìng
成语解释: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成语出处: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静。”
36

冷冷

成语拼音:
lěng lěng qīng qīng
成语解释:
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37

林下

成语拼音:
lín xià qīng fēng
成语解释:
同“林下风气”。
成语出处:
《天雨花》第一回:“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艺,必竟脱俗,就是不美,自有一种文雅可观,料不是油盐酱醋的恶气。必然言谈举止,都带些林下风。”
* 第三个字是清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