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知的成语 (111个)

21

博古

成语拼音:
bó gǔ zhī jīn
成语解释:
博:广博。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识渊博
成语出处:
三国·魏·王肃《孙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22

伯玉

成语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成语解释: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道以前不对。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23

鲍子

成语拼音:
bào zǐ zhī wǒ
成语解释:
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成语出处:
《史记 管晏列传》:“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我者鲍子也。’”
24

蝉不

成语拼音:
chán bù zhī xuě
成语解释:
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雪坚。”
25

材高

成语拼音:
cái gāo zhì shēn
成语解释:
材:通“才”。: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程材》:“今世之将,材高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26

察今

成语拼音:
chá jīn zhī gǔ
成语解释: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它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27

察己

成语拼音:
chá jǐ zhī rén
成语解释:
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之别人。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人。”
28

草木

成语拼音:
cǎo mù zhī wēi
成语解释:
连草木都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尔威名。”
29

达观

成语拼音:
dá guān zhī mìng
成语解释: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命:指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成语出处:
茅盾《幻灭》十四:“达观命的思想,暂时引渡静离开了苦闷的荆棘。天快亮时,她也沉沉入睡了。”
30

达权

成语拼音:
dá quán zhī biàn
成语解释: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一卷:“主四方之事的,顶寇束带,谓之丈夫;出将入相,无所不为;须要博古通今,达权变。”
31

达人

成语拼音:
dá rén zhī mìng
成语解释: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命。”
32

睹始

成语拼音:
dǔ shǐ zhī zhōng
成语解释: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成语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著,睹始终。”
33

道头

成语拼音:
dào tóu zhī wěi
成语解释:
说个开头就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34

睹微

成语拼音:
dǔ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35

道远

成语拼音:
dào yuǎn zhī jì
成语解释:
路远才道马的好坏。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骥,世伪贤。”
36

得一己,死可无恨

成语拼音: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成语解释:
己:彼此相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音难觅
成语出处:
谢觉哉《己难》:“所谓‘人之相,贵相心’,‘得一己,死可无恨’。”
37

道远骥,世伪

成语拼音: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语解释: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骥,世伪贤。”
38

观过

成语拼音:
guān guò zhī rén
成语解释: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仁矣。”
39

观往

成语拼音:
guān wǎng zhī lái
成语解释: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成语出处:
《列子 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入,观往而来,此其所以先之理也。”
40

告往

成语拼音:
gào wǎng zhī lái
成语解释: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彼。
成语出处: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来者。”
* 第三个字是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