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藏的成语 (39个)

21

避迹

成语拼音:
bì jì cáng shí
成语解释:
指逃避时世。
成语出处:
唐 贾至《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岖险阻,避迹时。”
22

闭口

成语拼音:
bì kǒu cáng shé
成语解释: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成语出处:
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舌,安身处处牢。”
23

躲躲

成语拼音:
duǒ duǒ cáng cáng
成语解释:
躲:避开,隐。指遮遮掩掩,不敢正面面对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那小芸二爷也有些鬼鬼头头的。什么时候又要看人,什么时候又躲躲的,可知也是个心术不正的货。”
24

遁迹

成语拼音:
dùn jì cáng míng
成语解释:
犹言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名。”
25

待价

成语拼音:
dài jià cáng zhū
成语解释:
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珍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26

含垢

成语拼音:
hán gǒu cáng jí
成语解释:
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27

含垢

成语拼音:
hán gòu cáng xiá
成语解释:
见“含垢匿瑕”。
成语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性含垢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寄于颜。”
28

话里

成语拼音:
huà lǐ cáng jiū
成语解释:
话里着哑谜儿。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阄,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
29

金屋

成语拼音:
jīn wū cáng jiāo
成语解释: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成语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娇之意。”
30

露尾

成语拼音:
lù wěi cáng tóu
成语解释:
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成语出处:
元 张可久《点绛唇 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头露尾。”
31

露影

成语拼音:
lù yǐng cáng xíng
成语解释:
躲躲闪闪貌。犹言头露尾。
成语出处: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此时国民眼中,尽是照妖有镜,又何用扭扭捏捏,露影形呢?”
32

蜜里

成语拼音:
mì lǐ cáng dāo
成语解释:
蜜:蜂蜜。表面很友好,暗里却着害人之心
成语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妒律》:“尔乃蜜里刀,必欲花间逐蝶,狡亦甚矣,罚岂容轻!”
33

纳垢

成语拼音:
nà gòu cáng wū
成语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疾。”
34

纳污

成语拼音:
nà wū cáng gòu
成语解释:
纳:容纳;垢:污秽。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旧病未去,新病复来,日积月涂,纳污垢,驯至良医束手,岌岌待亡。”
35

纳污

成语拼音:
nà wū cáng huì
成语解释:
纳:容纳;秽:肮脏,污秽。包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36

纳污

成语拼音:
nà wū cáng jí
成语解释:
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容纳罪过缺失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37

匿影

成语拼音:
nì yǐng cáng xíng
成语解释:
形迹;不露真相。
成语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38

蹑影

成语拼音:
niè yǐng cáng xíng
成语解释:
谓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昼即途中寻鬼路,蹑影形恒夜游。”
39

烹狗

成语拼音:
pēng gǒu cáng gōng
成语解释: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狡兔死,走狗烹。’”后以“烹狗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狡兔死,走狗烹。’”
* 第三个字是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