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行的成语 (96个)

41

班功

成语拼音: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成语解释:
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赏,宜应其实。”
42

操身

成语拼音:
cāo shēn xíng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立身处世。
成语出处:
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43

乘伪

成语拼音:
chéng wěi xíng zhà
成语解释:
指弄虚作假。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乘伪诈,莫能久长。”
44

材朽

成语拼音:
cái xiǔ xíng huì
成语解释:
谓无才无德。有时用为谦词。
成语出处: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材朽秽,文质无所底。”
45

乘云

成语拼音:
chéng yún xíng ní
成语解释:
比喻地位高下悬殊。
成语出处:
《后汉书·逸民传·矫慎》:“虽乘云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
46

电火

成语拼音:
diàn huǒ xíng kōng
成语解释:
闪电于天空。比喻极其迅速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15章:“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空。”
47

得君

成语拼音:
dé jūn xíng dào
成语解释:
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实。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他的政治主张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48

恶事千里

成语拼音: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49

反经

成语拼音:
fǎn jīng xíng quán
成语解释:
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成语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己,抑且所配非人。不若反经权,成就了好事罢。”
50

赋食

成语拼音:
fù shí xíng shuǐ
成语解释:
赋:给予;:奉。指送饭送水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或亲为众僧赋食水,世颇以为失宰相礼。”
51

功成

成语拼音:
gōng chéng xíng mǎn
成语解释:
功:世界各地;:善。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圆满。
成语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52

改恶

成语拼音:
gǎi è xíng shàn
成语解释:
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成语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善,速登神仙。”
53

高遏

成语拼音:
gāo è xíng yún
成语解释: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成语出处:
宋·晏殊《山亭柳》词:“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云。”
54

苟且

成语拼音:
gǒu qiě xíng zhǐ
成语解释:
苟且:不正当的。指不正当的
成语出处:
55

功完

成语拼音:
gōng wán xíng mǎn
成语解释:
功:功德;:道。指出家功德修炼已成,道圆满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功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56

计功

成语拼音:
jì gōng xíng fēng
成语解释:
犹言计功赏。
成语出处:
《晋书·齐王冏传》:“计功封,事殷未遍。”
57

计功

成语拼音:
jì gōng xíng shǎng
成语解释: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赏,程能而授事。”
58

借公

成语拼音:
jiè gōng xíng sī
成语解释: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成语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私者佞。”
59

江河

成语拼音:
jiāng hé xíng dì
成语解释:
长江大河永远地在地上流动。比喻事情明显;无所置疑;颠扑不破。
成语出处:
清 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地哉?”
60

旧家

成语拼音:
jiù jiā xíng jìng
成语解释:
径:为。比喻旧时的
成语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逃禅》:“向鸡园托迹,虎口逃生,眉愁翠敛,容羞红润,怕难藏旧家径。”
* 第三个字是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