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道的成语 (69个)

41

拆牌

成语拼音:
chāi pái dào zì
成语解释:
见“拆白字”。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行令猜拳频递盏,拆牌字漫传钟。”
42

称奇

成语拼音:
chēng qí dào jué
成语解释:
觉得奇怪难得。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这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又称奇绝。”
43

称兄

成语拼音:
chēng xiōng dào dì
成语解释: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弟,好不热闹。”
44

称雨

成语拼音:
chēng yǔ dào aíng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成语出处:
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45

地地

成语拼音:
dì dì dào dào
成语解释:
真正的,够标准的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46

点头

成语拼音:
diǎn tóu dào shì
成语解释:
:说;是:对。表示赞同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是。”
47

风通

成语拼音:
fēng tōng dào huì
成语解释: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晋王与君邻藩,虽山河阻绝,风通会,故来修好,君何怪焉!”
48

何足

成语拼音:
hé zú dào zāi
成语解释: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哉。”
49

夸强

成语拼音:
kuā qiáng dào huì
成语解释:
会:能。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亦作“夸强说会”。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他那里夸强会施英武,着俺那有恩有义的新尊父。”
50

论长

成语拼音:
lùn cháng dào duǎn
成语解释: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短。”
51

论短

成语拼音:
lùn duǎn dào cháng
成语解释:
见“论长说短”。
成语出处:
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长起来。”
52

力屈

成语拼音:
lì qū dào qióng
成语解释:
屈:竭,穷尽;: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成语出处:
《周书·王思政传》:“今力屈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53

目击

成语拼音:
mù jī dào cún
成语解释:
眼光一接触便知“”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54

仆仆

成语拼音:
pú pú dào tú
成语解释:
奔走于路。形容途中劳顿。
成语出处: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如客店必照例造报月一陈核,则仆仆途,不胜其苦矣。”
55

攀亲

成语拼音:
pān qīn dào gù
成语解释:
攀:牵挽。拉亲戚关系,认作朋友
成语出处:
梁羽生《风云雷电》第15回:“你这小子是刚出的雏儿吗?我们在这里‘剪径’,难你以为我是要和你攀亲故么?”
56

日暮

成语拼音:
rì mù dào yuǎn
成语解释:
同“日暮途远”。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日暮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
57

仁义

成语拼音:
rén yì dào dé
成语解释:
泛指旧时鼓吹的德规范。
成语出处:
唐·韩愈《原》:“后之人,其欲闻仁义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58

任重

成语拼音:
rèn zhòng dào yōu
成语解释:
见“任重远”。
成语出处: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悠,利深祸速。”
59

说白

成语拼音:
shuō bái dào hēi
成语解释:
见“说白绿”。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肉儿,还恁说白黑,他一个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得他这个问讯。”
60

说长

成语拼音: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成语解释:
长、短:是非;好坏。说长处;讲短处。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成语出处:
汉 崔瑗《座佑铭》:“无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 第三个字是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