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骨的成语 (29个)

21

病入

成语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隨:髓。病到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隨,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隨,臣是以无请也。”
22

病入

成语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病到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髓,臣是以无请也。”
23

柴毁

成语拼音:
chái huǐ gǔ lì
成语解释:
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成语出处:
《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立,见者哀之。”
24

功成

成语拼音:
gōng chéng gǔ kū
成语解释:
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枯。”后以“功成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成语出处:
语出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枯。”
25

恨入

成语拼音:
hèn rù gǔ suí
成语解释:
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26

含着头露着肉

成语拼音: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27

皮松

成语拼音:
pí sōng gǔ yǎng
成语解释:
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币为纳聘之仪,选了吉期,皮松痒,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
28

乞骸

成语拼音:
qǐ hái gǔ
成语解释:
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赐安车驷马。”
29

请骸

成语拼音:
qǐng hái gǔ
成语解释:
请:求。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归!”
* 第三个字是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