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苏轼

玉玺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
礼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是为了奉敕而写的,祭祀的对象是西太一和韩川。

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玺亲题御笔,
金童来侍天香。
礼罢祝融参乘,
前驱已过衡湘。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描述了一个祭祀仪式的场景。首先,玉玺亲自题写祭祀的文字,表明这是一场庄严的仪式。金童前来侍奉天香,增添了祭祀的庄重氛围。当祭祀仪式结束后,祝融神(古代火神)参与进来,前驱已经越过了衡山和湘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雄浑的语言描绘了一场祭祀仪式的场景。通过使用玉玺、御笔、金童等词语,展现了祭祀的庄严和尊贵。诗中的礼罢祝融参乘,表达了神明参与祭祀的情景,使整个仪式更加生动。最后一句描述了前驱已经越过衡山和湘江,暗示着祭祀的对象已经接受了祭祀者的敬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庄严感。同时,通过描绘神明参与的情景,强调了祭祀的意义和重要性。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体现了苏轼对宗教仪式的认可和尊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chì jì xī tài yī hé hán chuān yùn sì shǒu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yù xǐ qīn tí yù bǐ, jīn tóng lái shì tiān xiāng.
玉玺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
lǐ bà zhù róng cān chéng, qián qū yǐ guò héng xiāng.
礼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专题为您介绍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古诗,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