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毫的诗词(710首)

81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 宋·程公许

事往置勿言,积厚报岂吝。
毫眉两山尊,照眼双璧润。
衮衮生公侯,世佩斯文印。
譬之水盈科,吾方见其进。

82 《工侍国史李丈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 宋·程公许

灞桥风景渺荒寒,最好骑驴物色看。
得似西胡湖上境,被公驱使入毫端。

83 《上后溪刘阁学》 宋·程公许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祗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

84 《喜雨上使君》 宋·程公许

塞垣昏昏缠杀气,春阳叹旰怪如燬。
老蛟熟睡呼不起,暴尪鞭巫徒为耳。
云将族兮俄披靡,飞廉之怒谁或使,绵州刺史亦劳止,寝不遑安食不旨。

85 《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 宋·岳珂

古人忠与孝,不在工报恩。
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
堂堂颜鲁公,舐血来平原。
鬼质不知何,几作绝吭魂。

86 《将适毗陵道中遇居简上人》 宋·周弼

姑苏观下逢居简,帽子欹斜衣懒散。
自言契阔漫东西,虽老犹能青白眼。
知音不在禅床久,抱刺怀书谨奔走。
反舌无声乱草间,回首尽成狮子吼。

87 《送梁上舍必得大学解试》 宋·李昴英

南国去天远,行程勿滞留,试期催负笈,战决胜焚舟。
澹墨题金榜,英声起璧流。
旦评期望久,着力在毫头。

88 《早过毫光岭》 宋·胡仲弓

轻烟护日晓霞明,身在毫光岭上行。
虎过新蹄看未了,犬逢旧客喜相迎。
摘来山栗连蓬买,采得溪芹带叶羹。
一字推敲犹未稳,奚奴知我有诗成。

89 《子经昔有黄筌玉笋图故人陈众仲题诗其上后为》 宋·胡仲弓

春雷仇仇盎中鸣,箨龙惊起头角狞。
斓斑裂土穿石出,长鑱斸下津浮玉。
山人嗜之比八珍,画师写生传千春。
纤纤翠交烟雨湿,山人叹嗟山鬼泣。

90 《海上图澄江仙刻》 宋·仇远

老仙指甲坚如铁,夜画枯杉出宫阙。
翠深红远十二楼,犹理霓裳舞回雪。
山椒覆亭小於笠,石脚插船轻仙叶。
桃花几度春酣酣,弱水何日通舟楫。

91 《招铁镜明上人同舟入京》 宋·董嗣杲

蓬麻冒日气,舟过风递香。
香气入晚秀,月色迷官塘。
此时同载僧,眉上生毫光。
心镜不待磨,一碧眩四方。

92 《又次韵少保雄楚楼席上》 宋·项安世

炷香秋色里,落笔翠微间。
八九开云土,毫芒见峡山。
水花光似武,幽鸟语扣蛮。
不分荆州牧,全胜寓客閒。

93 《庄器之贤能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 宋·张镃

吾亦爱吾庐,门前卖时蔬。
满担风露香,选择未始无。
苏子觅二顷,杨翁营一区。
两者况见成,自顾惭晨晡。

94 《城上亭二首》 宋·孔武仲

湘潭之洒今稍薄,粉白水清亦不恶。
百钱换得一斗归,复此悠然纵杯酌。
醉中衡华皆秋毫,肯复刺眼事锥刀。
层林密叶风力豪,钧天震音春台高。

95 《和枢上人评诗》 宋·陈宓

赠我古锦囊,诗卷若笋束。
吟头久不掉,邂逅适我欲。
刺眼讶龙蛇,远意追鸿鹄。
陋语固自愧,高词敢虚辱。

96 《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宋·陈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类聚化生何可纪。
固然两人阴与阳,大要一个不得已。
所从无声亦无臭,所出如彼复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虮。

97 《咏史上·豫让四首》 宋·陈普

几多砺节与轻生,犹有丝毫在利名。
青史千年惟豫子,诚心大义最分明。

98 《上政府五首》 宋·郭印

王室当年若缀旒,片言戡定出奇谋。
临机勇决千钧弩,济险优游万斛舟。
掌上回旋皆造化,毫端千黜是春秋。
虫鱼尽喜乾坤泰,宇县宁闻杞国忧。

99 《过德孺池上二首》 宋·李处权

树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欢。
吞声鸟自屏中过,倒影山从镜里看。
佳处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
向来未筑沙堤路,岂信东山有谢安。

100 《上巳成季召会于西溪会上赋诗须多韵仍用故事》 宋·李复

华林园中千金堤,铜龙吐水天泉池。
八公山下刘安台,城郭周围杂花开。
流金宝剑为秦出,彩鷁羽觞浮洛来。
著处祓除务是日,西关千人万人出。

* 关于上毫的诗词 描写上毫的诗词 带有上毫的诗词 包含上毫的古诗词(7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