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观的诗词(93首)

21 东观徐炼师松隐丹房》 宋·仇远

仙馆幽深竹覆墙,风传石鼎煮茶香。
门前老树高如盖,乞与樵夫话晚凉。

22 东观徐炼师松隐丹房》 宋·仇远

苏仙行部溧州时,曾赋黄冠白鸟诗。
八十炼师犹健在,自锄松下取苓芝。

23 《夜直东观》 宋·孔武仲

萧散爱闲官,因循亦厚颜。
聊休俗士驾,独宿道家山。
风幔自舒卷,月窗重闭关。
其如江海梦,已与雁飞还。

24 《送严侍御充东畿观察判官》 唐·刘长卿

洛阳征战后,君去问凋残。
云月临南至,风霜向北寒。
故园经乱久,古木隔林看。
谁访江城客,年年守一官。

25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唐·李白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
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
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
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26 《鲁东门观刈蒲》 唐·李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27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唐·韦应物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28 《同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唐·顾况

浴鲜积翠栖灵异,石洞花宫横半空。
夜光潭上明星启,风雨坛边树如洗。
水淹徐孺宅恒乾,绳坠洪崖井无底。
主人载酒东湖阴,遥望西山三四岑。

宫廷生活茶叶

29 《奉酬侍御家兄东洛闲居夜晴观雪之什》 唐·窦庠

洛阳宫观与天齐,雪净云消月未西。
清浅乍分银汉近,辉光渐觉玉绳低。
绿醽乍熟堪聊酌,黄竹篇成好命题。
应念武关山断处,空愁簿领候晨鸡。

30 《题东华观》 唐·王建

路尽烟水外,院门题上清。
鹤雏灵解语,琼叶软无声。
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
寂寥虚境里,何处觅长生。

爱情思念组诗

31 《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 唐·刘禹锡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
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
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32 《送杜观罢举东游》 唐·姚合

秋风离九陌,心事岂云安。
曾是求名苦,当知此去难。
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
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咏史怀古

33 《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 唐·马戴

俨若翠华举,登封图乍开。
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
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
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
挂壁云将起,陵风仗若回。
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

34 《宿日观东房诗》 唐·李质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
古木愁撑月,危峰欲堕江。
自吟空向寂,谁共倒秋缸。

35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唐·李群玉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36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 唐·贾岛

匏革奏冬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
何时却入三台贵,此日空知八座尊。
罗绮舞中收雨点,貔貅阃外卷云根。
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37 《东华观偃松》 唐·徐仲雅

半已化为石,有灵通碧湘。
生逢尧雨露,老直汉风霜。
月滴蟾心水,龙遗脑骨香。
始于毫末后,曾见几兴亡。

38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 唐·吴筠

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
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
写心陟云峰,纵目还缥缈。
宛转众浦分,差池群山绕。

39 《鹧鸪天(次韵陆务观贺东归)》 宋·史浩

我本飘然出岫云。
挂冠归去岸纶巾。
但教名利休缰锁,心地何时不是春。
竹叶美,菊花新。
百杯且听绕梁尘。
故乡父老应相贺,林下方今见一人。

40 《八声甘州(和汪士安海棠下先归,前是观桃水东,至其乡真常观)》 宋·刘辰翁

问海棠花下,又何如、玄都观中游。
叹佺巢蜀锦,常时不数,前度何稠。
谁见宣华故事,歌舞簇遨头。
共是西江水,不解西流。

婉约感叹人生写景

* 关于东观的诗词 描写东观的诗词 带有东观的诗词 包含东观的古诗词(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