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国的诗词(65首)

21 《喜王定国北归第五桥》 宋·苏轼

白露凄风洗瘴烟,梦回相对两凄然。
雀罗廷尉非当日,鸠杖先生愈少年。
世事饱谙思缩手,主恩未报耻归田。
谁怜第五桥东水,独照台州老郑虔。

22 《和秉国芙蓉五章》 宋·司马光

清晓霜华漫自浓,独凭爱日养残红。
劝君秉烛须勤赏,阊阖难禁一夜风。

23 《和秉国芙蓉五章》 宋·司马光

北方稀见诚奇物,笔界轻丝指捻红。
楚蜀可怜人不赏,墙根屋角数无穷。

24 《和秉国芙蓉五章》 宋·司马光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
盛时已过浑中我,醉舞狂歌插满头。

25 《和秉国芙蓉五章》 宋·司马光

后时独立诚难事,犹赖阶庭有菊丛。
绰约霜前弄姿态,非如群木万株红。

26 《和秉国芙蓉五章》 宋·司马光

但见涉江求水际,岂知缘木采霜中。
微红未肯全衰歇,正似酡颜鹤发翁。

27 《和韩五持国乞分道损山药之什》 宋·梅尧臣

不种东陵瓜,不利千畦韭。
山药数十本,带土移野叟。
故叶萎未醒,伤根亦何咎。
既为君子好,岂与骚人负。

28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部公》 宋·王禹偁

汾阳饱经术,赋性甚坦率。
在昔举神童,广场推杰出。
尚书诵在口,何论落自笔。
总角取科名,弱冠纡缨绂。

29 《灯夕当三日而罢今至四月五日国人尚纷然出游》 宋·毛滂

廉织飞雨为谁休,烂漫悬灯总未收。
自是一年无叹息,不妨五夕得嬉游。
后车莺燕春声软,前骑熊罴夜气遒。
两行红纱三百炬,插花携酒趁遨头。

30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掬泉轩》 宋·苏辙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萍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31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宋·苏辙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
盥手従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
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
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

32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眺远台》 宋·苏辙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
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
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
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33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濯缨庵》 宋·苏辙

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
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
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

34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白云庄偶题》 宋·苏辙

归去携家住白云,云中猿鹤许同群。
陶公酒后诗偏好,疏传金余客屡醺。
芒屩潜行逐渔钓,壶浆时出劳耕耘。
却看人世应微笑,未熟黄粱昼梦纷。

35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四濯缨庵》 宋·苏辙

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
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
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

36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一掬泉轩》 宋·苏辙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苹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37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二平溪堂》 宋·苏辙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
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
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
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

38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三眺远台》 宋·苏辙

山似高人长远人,不登高处见无因。
筑台土石无多子,照眼峰峦得许新。
阵马奔腾时绝远,风涛舒卷忽无垠。
白云自是逃名处,犹恐此中藏隐沦。

39 《同谊夫国才饯季然于普门院取壁间五字诗各探》 宋·王灼

投分前日欢,怆别古人重。
相望一千里,独许明月共。

40 《同谊夫国才饯季然于普门院取壁间五字诗各探》 宋·王灼

满酌青慈杯,醉卧白石枕。
借予骊驹曲,侑我河朔饮。

* 关于五国的诗词 描写五国的诗词 带有五国的诗词 包含五国的古诗词(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