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更声的诗词(768首)

21 《声声慢(和徐同年梅)》 宋·姚勉

江涵石瘦,雪压桥低,森森万木寒僵。
不是争魁,百花谁敢先芳。
冰姿皎然玉立,笑儿曹、粉面何郎。
调羹鼎,只此花余事。

22 《王更令》 元·王哲

五更终,鼓声闲,被那人,擂动做成颠倒。
金盘内、托出神珠,放霞光万道。
窈窈冥冥真个好。
从此复通他,当初至宝。
如今却归去何方,住

23 《闻角》 明·钱明相

嘹亮城头角吹长,五更声落戍楼霜。
铜符昼戟新开府,白草黄榆旧战场。
万马风生朝凛冽,九旗星闪夜辉煌。
元知纪律中原胜,未许骄夷敢跳梁。

24 《宿黄土龛,五更闻子规》 宋·杨万里

通宵不睡睡方奇,梦里惊闻新子规。
秪是一声已肠断,况当三月落花时。
不论客子愁无那,便遣家人听亦悲。
归到江西归始了,江东归得未为归。

25 《闻钟五更起行》 宋·晁说之

野寺钟声报晓寒,征人方梦到长安。
茫然涂路知难易,两避胡尘一岁残。

26 《天津水声》 宋·邵雍

洛水近吾庐,潺湲到枕虚。
湍惊九秋后,波急五更初。
细为轻风背,豪因骤雨馀。
幽人有兹乐,何必待笙竽。

27 《五更》 宋·仇远

山寺钟未鸣,城楼角已奏。
角声正可听,欹枕续残漏。

28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 宋·方回

两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更声
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
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
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29 《元日得雨》 宋·袁说友

知时膏泽下新正,便觉欣欣物意生。
细雨寒梢半檐滴,单床孤梦五更声
两年元日嗟萍梗,万里殊乡付酒觥。
不似斗杓容易转,只今迎岁指东城。

30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3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2 《宫词一百首》 唐·王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女子宫怨

33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唐诗三百首冬天战争思乡

34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35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诗三百首咏物

36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冬天月夜写雪

37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38 《秋怀十五首》 唐·孟郊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秋天抒怀组诗

39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卫衔石飞。
朝见精卫飞,暮见精卫飞。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40 《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 唐·王建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 关于五更声的诗词 描写五更声的诗词 带有五更声的诗词 包含五更声的古诗词(7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