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亦宁的诗词(1367首)

61 《遂宁社稷坛与风雷雨师师之坛混为一区其间多》 宋·魏了翁

始余求诸社,穷巷窈而曲。
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
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
社稷风雨雷。

62 《入都一年科舍馆五午宴了后得杨园宁屋僻远市》 宋·程公许

渎江万里来,武林一年客。
飘摇无定棲,一一得安宅。
委共远尘嚣,八窗耿虚白。
冰曹省造请,公退味禅寂。

63 《英宗皇帝宁字御汉体书赞》 宋·岳珂

惟汉体书,笔法之变。
于帝王中,亦有羲献。
有煜昭陵,蒸云激电。
品冠一神,中寓万善。

64 《大宁夫人二书赞》 宋·岳珂

释老之异,佞者惟酷喜,排者惟疾觝。
死生之大,达者晦其理,昧者尚其诡。

65 《宁宗皇帝诗卷耳篇御书赞》 宋·岳珂

伟王人之典学,本天纵之多能。
续六艺之绝业,环诸儒而讲明。
璧跗蔚其流芳,琼字焕其腾英。
居蠖濩而储精,炳龟龙而效灵。

66 《宁国道间即事》 宋·李曾伯

枫染{拖去扌加酉}颜菊亦酣,霜天风味饱相谙。
马蹄去去江之北,雁影来来塞以南。
云外数峰轻抹翠,雨余一水碎挼蓝。
肩舆催问谁家宿,落日西山已半含。

67 《宁国道间喜晴》 宋·李曾伯

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
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似过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

68 《次韵王尉天宁晚饭》 宋·方岳

借得山房住,清溪带晚林。
云应随鹤宿,诗亦对僧吟。
杯滑知能隽,窗深苦易阴。
剧知归思浩,吾亦识琴心。

69 《离括日子安汤卿子贯同宿天宁》 宋·方岳

数月苍州住,山犹有故情,雨如知去日,诗亦了行程。
官柳因寒损,僧茶带雪清。
怕无书信便,一夜语连明。

70 《代天宁寺僧可举赠梓人善斲歌》 宋·陈著

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
人豪挟秀布山下,余为巧匠擅一窝。
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
谁知造物亦有意,要为公输世其科。

71 《寿天宁寺主僧可举八十》 宋·陈著

□□□□□,化身千百亿。
应世来住山,谁是直翁直。
海眼□□脚,春心有铁脊。
阅历十五期,作为万分一。

72 《呈宁次翁》 宋·华岳

王廉不事富春侯,自是薰莸味不侔。
病体隔年留枉狱,梦魂连夜逐归舟。
可怜商木迁新令,欲为韩门复旧仇。
但得此心无所愧,为公一死亦何尤。

73 《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 宋·王炎

刚肠厌徇俗,老眼饱阅世。
读书学经纶,亦颇识一二。
妄意糟粕中,啜哜得馨旨。
终然不可用,落落多左计。

74 《次韵分宁胡宰赠行》 宋·王炎

别驾无才堪展骥,解印来归私自喜。
意欲息肩犹未能,政坐文穷巧为崇。
凫仙倾盖如旧知,冰玉清言心可洗。
况逢父老夸长官,抚字有恩论骨髓。

75 《题咸宁江宰德先清远堂》 宋·王炎

筑屋俯平湖,百顷风漪涟。
湖底行白云,湖外横青山。
仙官踏两凫,游戏来人间。
清都在天上,欲去懒著鞭。

76 《寓居分宁去故乡千里不归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长》 宋·王炎

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
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
问之此可时,春莫将禁烟。
家家馔觞豆,拜扫墟墓间。

77 《送赞宁道人归浙中》 唐·徐铉

故里夫差国,高名惠远师。
君恩从野逸,归棹逐凌澌。
旧访暗无念,牵怀亦有诗。
因行过秦望,为致李斯碑。

78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 宋·陈傅良

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
频繁炻节召,荏苒二毛侵。
衣饭家才足,丘园意亦深。
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

79 《送同年林多益丞宁海》 宋·陈傅良

同里衣冠近阔疎,同年齿发多衰变。
美人宜在玉笋班,隐吏亦随花雨悬。
有杭一苇逢迎可,每食双鱼甘旨便。
顾瞻周道竟何如,善为身谋吾岂愿。

80 《读柳拱之员外严宗哲主事杨应宁舍人倡和长句》 明·李东阳

诗坛森严升复楯,白战雄呼气难忍。
西邻有客兴亦酣,睥睨重围目双眕。
居然地隔如秦越,或者神交同白稹。
故知宫角本谐声,复恐圆方不相准。

* 关于亦宁的诗词 描写亦宁的诗词 带有亦宁的诗词 包含亦宁的古诗词(13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