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僧身的诗词(940首)

61 《送僧》 唐·贾岛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
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
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春天写雪

62 《赠僧》 唐·贾岛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63 《题龙门僧房》 唐·刘沧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
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
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阳空。
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

64 《赠圆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坚免紫衣)》 唐·司空图

天阶让紫衣,冷格鹤犹卑。
道胜嫌名出,身闲觉老迟。
晓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每说长松寺,他年与我期。

65 《雨中宿僧院》 唐·张乔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
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
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
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66 《题兴善寺僧道深院》 唐·张乔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67 《雨中宿僧院》 唐·张乔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
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
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
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68 《题兴善寺僧道深院》 唐·张乔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69 《赠山僧》 唐·李咸用

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
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70 《赠圆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坚免紫衣)》 唐·郑谷

天阶让紫衣,冷格鹤犹卑。
道胜嫌名出,身闲觉老迟。
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长说长松寺,他年与我期。

71 《秋宿天彭僧舍》 唐·崔涂

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
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
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
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

72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唐·杜荀鹤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73 《寄僧寓题》 唐·徐夤

佛顶抄经忆惠休,众人皆谓我悠悠。
浮生真个醉中梦,闲事莫添身外愁。
百岁付于花暗落,四时随却水奔流。
安眠静笑思何报,日夜焚修祝郡侯。

74 《题僧松禅(一作题僧院松)》 唐·曹松

空山涧畔枯松树,禅老堂头甲乙身。
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75 《同僧宿道者院》 唐·李洞

携文过水宿,拂席四廊尘。
坠果敲楼瓦,高萤映鹤身。
点灯吹叶火,谈佛悟山人。
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

76 《题西明寺攻文僧林复上人房》 唐·李洞

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
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
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
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儿童讽刺

77 《题长安僧院》 唐·蒋吉

出门争走九衢尘,总是浮生不了身。
惟有水田衣下客,大家忙处作闲人。

78 《赠诗僧》 唐·无可

寒山对水塘,竹叶影侵堂。
洗药冰生岸,开门月满床。
病多身又老,枕倦夜兼长。
来谒吾曹者,呈诗问否臧。

79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 唐·皎然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组诗山水写人爱情生活

80 《酬别襄阳诗僧少微(诗中答上人归梦之意)》 唐·皎然

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 关于僧身的诗词 描写僧身的诗词 带有僧身的诗词 包含僧身的古诗词(9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