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籍的诗词(227首)

21 《骊山》 宋·王安石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
五陵珠玉归人世,却为诗书发冢多。

22 《寓叹》 宋·陆游

老生读书百绝编,日晏忘食夜废眠。
孝经一生行不尽,况有六籍陈吾前。
华轩玉食非素愿,广厦高墉实邮传。
经营归计笑时人,我老但须书数卷。

23 《读宛陵先生诗》 宋·陆游

欧尹追还六籍醇,先生诗律擅雄浑。
导河积石源流正,维岳崧高气象尊。
玉磬漻漻非俗好,霜松郁郁有春温。
向来不道无讥评,敢保诸人未及门。

24 《寄题求志堂》 宋·陆游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
孰知後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
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如其一念有媿心,宁不终身戴惭面!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

25 《读华陀传》 宋·陆游

六籍唯残圣道醇,中更秦火不成尘。
华陀老黠徒惊俗,吾岂无书可活人!

26 《送刘童子》 宋·杨万里

天上麒麟地上行,掌中珠玉月中生。
澜翻六籍吞诸子,声动三公及九卿。
别有诗书真事业,不应童子是勋名。
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27 《留王郎》 宋·黄庭坚

河外吹沙尘,江南水无津。
骨肉常万里,寄声何由频。
我随简书来,顾影将一身。
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

28 《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 宋·黄庭坚

妇翁不可挝,王郎非娇客。
十年为从学,苦淡共陻厄。
燕雀嗤鸿渐,犬羊睨麟获。
遇逢泾渭分,昨梦春冰释。

29 《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 宋·黄庭坚

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30 《子厚先生哀辞》 宋·司马光

先生负材气,弱冠游穷边。
麻衣揖钜公,决策期万全。
谓言叛羌背,会可执而鞭。
意趣小参差,万金莫留连。

31 《题吕广文春秋易传大圭》 宋·刘克庄

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32 《书堂山》 宋·刘克庄

子厚文章宗,仲涂岂后身。
不肯作崑体,宁来牧湘滨。
诛茅翠麓颠,日与书卷亲。
划去五季衰,挽回六籍醇。

33 《招隐(五首)》 明·刘基

秦皇火六籍,黄绮之商山。
汉帝握乾符,羊裘竟不还。
古来遁世士,冥心丘壑间。
于时苟无用,安事空摧颜。

34 《送施野夫赴举》 宋·强至

胸中六籍收高谊,手抚辞章应礼闱。
不饮故人相别酒,恐沾寿母自缝衣。
吴河系棹开深冻,汴日迎鞭弄短晖。
四十明年方得仕,平生未与古人违。

35 《和施耕进士忆竹》 宋·强至

夫子卧古屋,趣敌岩谷深。
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
瘦碧久去眼,寂寞清风心。
朝思荫之醉,暮思绕以吟。

36 《赋遗经阁》 宋·张栻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37 《瓦炉》 宋·冯时行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
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
尘言污人耳,夜来洗涟漪。
更欲清鼻观,引手时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须对愚溪。

38 《学古堂为毛应叔题》 宋·冯时行

昔人性嗜古,服用皆古先。
有虞作漆器,弊碗历世传。
货赀以得之,其费溢万千。
孔席伯夷杖,乾没乃复然。

39 《送阴次公赴荣州学官》 宋·李流谦

撑肠万卷不救饥,书生何苦攻书为。
如烹太牢饮醇酒,无此肝肺无由知。
阴侯把笔耕六籍,短檠荧荧照头白。
又携束书作官去,此生此债宁终极。

40 《魏华甫鹤山书院》 宋·叶适

苍崖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崖十趋。
梳风洗雨耳目醒,玉帝诏许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
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

* 关于六籍的诗词 描写六籍的诗词 带有六籍的诗词 包含六籍的古诗词(2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