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道的诗词(2092首)

41 《按田》 宋·黄庭坚

河水积峥嵘,山雪晴索寞。
幽斋怯寒威,况复出城郭。
马为蝟毛缩,人叹狐裘薄。
淤泥虎迹交,丛社乌声乐。

42 《姑苏杂咏 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 明·高启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台贮歌舞。
文身泽国构王基,却笑先人独何苦。
铜铺玉槛盛繁华,幻作峰头一片霞。
望处直穷三百里,役时应废几千家。

43 《连日酷暑异常摅闷而作》 宋·晁说之

寒暑平分,东南之徼,何多暍哉。
远望炎洲,近观火井,相与朝烬而夕灰。

44 《闻寇至初去柳州》 宋·曾几

剥啄谁敲户,仓皇客抱衾。
只看人似蚁,共道贼如林。
两岸论千里,扁舟抵万金。
病夫桑下恋,万一有佳音。

45 《上元後一日观灯寄王四》 宋·苏辙

城头月减一分圆,城里人家万炬然。
紫陌群游逢酒住,红裙醉舞向人妍。
且为行乐终今夕,共道重来便隔年。
遥想猖狂夜深处,河沙飞水湿归鞯。

46 《寄题陈宪郎中竹轩》 宋·苏辙

家有修篁绿满轩,趋庭诗礼旧忘言。
凌霜自得良朋友,过雨时添好子孙。
试翦轻筠扶野步,旋收凉叶煮清樽。
风流共道胜桑梓,邻里何妨种百根。

47 《次韵喜雨》 宋·李石

云色垂轩泼墨深,夜闻萧瑟振枯林。
自怜一榻清凉意,想见千畦餍饫心。
共道苏天私此泽,后来商旱更谁霖。
公归还记田田业,坐看荷珠自劝斟。

48 《观灯玉台体十首》 唐·徐铉

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

49 《奉和御制要毬》 唐·徐铉

上闲精习渥洼骢,玉镂花鞍锦覆騣。
金埒无尘初裛,朱旗向日自生风。
雷传画鼓偏增气,星度飞毬欲映空。
共道宸游因习武,凯歌犹似奏平戎。

50 《玉漏迟 前一篇怀旧有感,曰粼吹者,为见寄》 元·王恽

越山征路杳。
东南淡淡,长空飞鸟。
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远。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

51 《木兰花慢 为张詹事寿》 元·王恽

爱承华詹尹,尽明略,更雄襟。
甚潇洒清吟,半生梦寐,铜辇秋衾。
莫论量,归计早,恐未容、亭扁遂初心。
共道东山丝竹,风云两袖商霖。

52 《虚谷志归十首》 宋·方回

共道归何晚,犹能喜欲狂。
幼儿初拜揖,痴女仅梳妆。
有笔修花谱,无钱辟草堂。
新添竹逾百,风径细寻香。

53 《和黄朝请》 宋·王洋

谋身学业愧渊云,急退还惭谷口真。
可是有生同冗长,真成无补费精神。
抽簪早觉宏图远,侧席时闻妙语新。
共道徵君似颜子,升堂今日见诗人。

54 《雨中同茂初闲孟过子薪村居即事》 明·程嘉燧

朝寒霡霡荡舟行,渚柳江花白浪生。
客到杯香怜閤小,兴移墨漫爱窗明。
檐前树缺春山出,桥外天低野寺平。
共道主人能下榻,不愁风雨断柴荆。

55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唐·张九龄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56 《送杨道士往天台》 唐·张九龄

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
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
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七夕节孤独

57 《赠苏味道》 唐·杜审言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58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唐·骆宾王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59 《再使蜀道》 唐·张说

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
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
古来风尘子,同眩望乡目。
芸阁有儒生,轺车倦驰逐。

60 《赦归在道中作》 唐·张说

陈焦心息尽,死意不期生。
何幸光华旦,流人归上京。
愁将网共解,服与代俱明。
复是三阶正,还逢四海平。
谁能定礼乐,为国著功成。

地方写景伤春抒情孤寂

* 关于共道的诗词 描写共道的诗词 带有共道的诗词 包含共道的古诗词(20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