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源的诗词(514首)

41 《唐文权郡见前作和韵见教乃赋计三首答之》 宋·程公许

鲁国久仙去,诗偕芙蓉秋。
渊渊韵金石,往往余岩丘。
象贤来题舆,同声应鸣璆。
清渭发源远,浊泾难混流。

42 《水调歌头 寿雪齐》 元·王恽

高斋际晴雪,万象入遐观。
文章在公余事,闻望到欧韩。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发源伊洛,百折障狂澜。
歌咏武公志,儆折过铭盘。

43 《听微水有感四首》 宋·张嵲

发源由太古,东逝几朝昏。
欲识无穷意,当看石上痕。

44 《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 宋·晁公溯

岷江惟清流,泾水惟浊泥。
泥浊禾黍茂,流清稉稻宜。
旧传江发源,瀵涌出沈黎。
老农望其来,未至龙尾西。

45 《大江》 宋·李复

西南水会大江出,万里奔激瞿塘开。
神宫龙府云雾暗,涡转峡盘天地回。
岷山发源四渎长,庐峰白浪九道来。
刳舟济涉万世赖,积金覆舟吁可哀。

46 《过苕溪》 宋·释文珦

苕溪发源自天目,一豀东之漾寒渌。
岸山续续相照映,原田每每资渗漉。
祗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来往舟航谩如识,到头若个曾知津。

47 《苕霅歌》 宋·释文珦

昔闻两溪水色异,苕清霅浑犹渭泾。
又闻发源自天目,悬高坠峻如建瓴。
日夜滚滚流不止,尽过白蘋红蓼汀。
流入太湖不复辨,挹之但闻鱼鳖腥。

48 《梅隐》 宋·曾丰

君不见岷峨春雷江发源,又不见楩楠秋风叶归根。
时中两字万物具,他说不出吾圣门。
挟书来就辟雍试,尧舜君民得无意。
凤山梅隐屋数椽,区区无乃太早计。

49 《关阴阳家彭元清》 宋·曾丰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
阴阳余阖辟,小大几乾坤。
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
频年过我客,始可与君论。

50 《摄事十三首》 隋代·佚名

洸洸我祖,时惟膺扬。
潜德弗耀,发源灵长。
肆类配天,永思不忘。
来顾来享,百神是将。

51 《摄事十三首》 隋代·佚名

洸洸我祖,时惟膺扬。
潜德弗耀,发源灵长。
肆类配天,永思不忘。
来顾来享,百神是将。

52 《景德中朝会十四》 隋代·佚名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
皎鉴澄入,千年效祥。
积厚流湿,资生阜昌。
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53 《景德中朝会十四》 隋代·佚名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
皎鉴澄入,千年效祥。
积厚流湿,资生阜昌。
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54 《送郑长源》 唐·韦应物

少年一相见,飞辔河洛间。
欢游不知罢,中路忽言还。
泠泠鹍弦哀,悄悄冬夜闲。
丈夫虽耿介,远别多苦颜。
君行拜高堂,速驾难久攀。
鸡鸣俦侣发,朔雪满河关。
须臾在今夕,樽酌且循环。

写景赠别友人

55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唐·杜甫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56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唐·戴叔伦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迢递罗源路,轻舆候晓行。

57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唐·权德舆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
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
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58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花源》 唐·韩愈

源上花初发,公应日日来。
丁宁红与紫,慎莫一时开。

咏物

59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60 《伤桃源薛道士》 唐·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怀念追忆

* 关于发源的诗词 描写发源的诗词 带有发源的诗词 包含发源的古诗词(5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