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照的诗词(1642首)

101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宋·张镃

鹎鵊呼人晓梦回,霁光催赏百株梅。
轻车不管沾泥滑,童子从来自惯推。

102 《春前一日赋呈诚斋觅荆溪诗编且邀看玉照堂花》 宋·张镃

颇讶蓬莱主,相忘不寄诗。
荆溪虽有集,桂隐未容窥。
地胜人难老,春回律自移。
梅花如有语,莫似去年时。

103 《玉照堂梅花飘落如雪》 宋·张镃

阵阵翻空回旋飞,缀巾沾袖却横吹。
东风秘授看花诀,不在开时在落时。

104 《山泉隐居图(入直回,为云间朱卿题)》 明·张羽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
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
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
妙笔森芒洞冥漠,乃知今人非古人。

105 《金台夕照》 明·李东阳

往事虚传郭隗宫,荒台半倚夕阳中。
回光寂寂千山敛,落影萧萧万树空。
飞鸟乱随天上下,归人竞指路西东。
黄金莫问招贤地,一代衣冠此会同。

106 《听照旷尘外琴》 宋·李处权

老全冰玉姿,不受一滓尘。
弹琴看飞鸿,自是千载人。
幽兰写国香,白雪回阳春。
邈视嵇阮流,不肯加冠巾。

107 《放步登游回谢表臣遗酒》 宋·李处权

每爱前山似画图,兴来萧散岂能无。
幽人著屐全忘懒,野老关门不可呼。
夕照晖晖明远水,春风莽莽著平芜。
晴来已喜儿能赋,软脚仍烦送一壶。

108 《宁晋李照磨築室奉观名日芝室索空赋之》 宋·陆文圭

日诵严君口授书,手提慈姥手缝衣。
寸草安能报春晖,远志不牟回当归。
嗟儿客宦游有方,舅姑晨兴妇在旁。
手供鲑菜晡下堂,几席代汝亲扶将。

109 《返照轩》 宋·释绍昙

灵根豁达绝纤尘,只贵回光见得亲。
日斜半窗梅弄影,客程犹有未归人。

110 《题慈照坦上人房应山阁》 宋·释文珦

禅心直以山为体,不与终南捷径同。
吟久白云生曲槛,定回明月在前峰。
子牙钓石临溪古,博望槎源与汉通。
自有山灵回俗驾,几人於此得相逢。

111 《回岭》 宋·杨公远

梯级因层层步艰,岭头清吹逼人寒。
四边绝壁诗怀壮,一片苍空眼界宽。
何处山坳吞落照,长年石罅喷鸣湍。
支筇对景盘桓久,领略留将作画看。

112 《玄都观》 唐·徐氏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

113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唐·岑参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战争歌颂

114 《横吹曲辞·关山月》 唐·李端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115 《横吹曲辞·关山月》 唐·翁绶

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
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
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宫廷写景柳树

116 《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唐·刘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
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117 《相和歌辞·昭君词》 唐·李端

李陵初送子卿回,汉月明明照帐来。
忆著长安旧游处,千门万户玉楼台。

118 《相和歌辞·雀台怨》 唐·程氏长文

君王去后行人绝,箫竽不响歌喉咽。
雄剑无威光彩沉,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寂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119 《相和歌辞·长歌续短歌》 唐·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兰,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月明落石底。
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120 《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 唐·李白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

* 关于回照的诗词 描写回照的诗词 带有回照的诗词 包含回照的古诗词(16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