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势的诗词(494首)

41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宋·陈傅良

法令如牛毛,斯鞅信手成。
簿书积丘山,赵张眼愈明。
万人立下风,国势尊且荣。
未省三代前,谁独有此名。

42 《游鼓山》 宋·陈傅良

鼓山闻天下,一见名不空。
自从周职方,闽在王会中。
登山亦几人,兴寄随所逢。
骑君常愒日,迁客多悲风。

43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宋·张镃

使北人争说,今回国势尊。
属声坚执礼,黠虏殆忘魂。
钜业此犹细,故强行复存。
乡闾正关外,因梦逐西辕。

44 《丁亥冬感怀寄赵章泉三首》 宋·刘宰

楚塞仍多事,章泉阙寄音。
由来使狙诈,何意启狼心。
国势时轻重,江流自古今。
遥怜杜陵老,对雪几愁吟。

45 《太师平章乔文惠公挽歌词三首》 宋·杜范

名在洪钧上,身游绿野中。
社方娱白傅,城遽闭滕公。
国势关轻重,君恩著始终。
堪嗟典刑尽,群木刺寒空。

46 《丹青歌赠王春阳用其神丹歌韵》 宋·方回

世上若无钟子期,破琴勿为俗子嗤。
人间亦有王昭君,奈何众女嫉蛾眉。
我粗能诗子能画,笔力岂不山可移。
希声绝色识者少,妾妇嗃嗃仍嘻嘻。

47 《烈王》 宋·徐钧

齐为沽名特觐王,当时国势岂真强。
计来小缓庸何责,引得无君丑语扬。

48 《隋堤柳-悯亡国也》 唐·白居易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
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

49 《御题国子监门》 唐·薛存诚

宸翰符玄造,荣题国子门。
笔锋回日月,字势动乾坤。
檐下云光绝,梁间鹊影翻。
张英圣莫拟,索靖妙难言。
为著盘龙迹,能彰舞凤蹲。
更随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唐诗三百首写鸟寓人抒怀生活哲理

50 《送国棋王逢》 唐·杜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游历看花

51 《春秋战国门·再吟》 唐·周昙

社鼠穿墙巧庇身,何由攻灌若为熏。
能知窟穴依形势,不听谗邪是圣君。

52 《御题国子监》 唐·无名氏

宸翰符玄造,荣题国子门。
笔锋回日月,字势动乾坤。
檐下云光绕,梁间鹊影翻。
张英圣莫拟,索靖妙难言。
为著盘龙迹,能彰舞凤蹲。
更随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53 《游长安诸寺联句·招国坊崇济寺·奇松联二十字绝句》 唐·段成式

杉松何相疏,榆柳方迥屑。
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
——段成式
中庭苔藓深,吹馀鸣佛禽。

54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55 《寄庐陵刘国博会孟先辈》 宋·连文凤

吁嗟天地何梦中,魈{魉外换其}日夜嘘寒风。
万物元气销铄尽,文章千古无时穷。
先生驱文挟风雨,笔势不傍心自语。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换星移时不鲁。

56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宋·范寅宾

忽辞端委侍岩廓,归卧菟裘退老堂。
远避势家萧相国,旁连永巷郭汾阳。
江如渭水烟波碧,山似灵岩草木香。
公向此閒留杖屦,宁知身在赤城傍。

57 《送僧归护国寺》 宋·王化基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
清凉解洗枝头露,变更能飞钵底龙。
平日旧游今复到,苍崖邃谷抱长松。

58 《上报国寺毗卢阁》 明·陈衎

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
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
宫树阴浓秋未落,塞鸿声断晚尤哀。
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

59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 宋·王安石

韩侯冰玉人,不可尘土杂。
官虽众俊後,名字久訇磕。
并州天下望,抚士威爱惬。
千金弃不惜,宾客常满合。

60 《河势》 宋·王安石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 关于国势的诗词 描写国势的诗词 带有国势的诗词 包含国势的古诗词(4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