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国的诗词(2176首)

81 《多景楼》 明·兰江濋公

偶来古润峰头行,峰头杰阁凌空横。
帻压圆天若个笠,循檐万国如轻萍。
分昏割晓泰华耸,冲淮突汉黄河清。
浮玉仙坛剑气赤,紫金佛域龙珠明。

82 《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明·王祎

黄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仪矩,蔼蔼赡文辞。
峨冠映长鬛,大布以为衣。
去岁应辟举,来自盱江湄。

83 《宁国溪上(四首)》 明·魏观

青山如旧识,迢递送行舟。
故里一丘乐,归心千叠愁。
树腰红日转,沙尾白云流。
李郭多仙气,飘飘想并游。
¤

84 《嘉靖四年奉诏督师西征再蒙温旨有赵充国马援》 明·杨一清

西北风尘帝顾多,老臣承诏出岩阿。
便宜欲上赵充国,矍铄还非马伏波。
十乘戎行新节钺,三边精采旧关河。
极知君命如山重,感激浑忘两鬓皤。

85 《安国寺浴》 宋·苏轼

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
衰发不到耳,尚烦月一沐。
山城足薪炭,烟雾濛汤谷。
尘垢能几何,翛然脱羁梏。

86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 宋·苏轼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
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
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

87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宋·苏轼

西郊黄土没车轮,满面风埃笑路人。
已放役夫三万指,従教积雨洗残春。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
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88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宋·苏轼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
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89 《送冯判官之昌国》 宋·苏轼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90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宋·苏轼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
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
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
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

91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 宋·苏轼

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一噫固应号地籁,余波犹足挂天绅。
买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莫向百花潭上去,醉翁不见与谁春。

92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 宋·苏轼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
自少多言晚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
灩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
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93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 宋·王安石

韩侯冰玉人,不可尘土杂。
官虽众俊後,名字久訇磕。
并州天下望,抚士威爱惬。
千金弃不惜,宾客常满合。

94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宋·戴复古

巴蜀何多事,贤能见一时。
才为花县宰,早受菊坡知。
关外科民急,兴元易帅迟。
预曾陈利病,人不信著龟。

95 《新朝士多故人愁吟寄之》 宋·戴复古

野鹿自由性,孤鸿不就群。
飘零生白发,故旧半青云。
忧国家何有,愁吟天不闻。
北风吹汉水,胡骑政纷纷。

96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宋·辛弃疾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97 《过玉山辱芮国器检详留语甚勤因寄此诗兼呈韩》 宋·陆游

辽东归老白襦裙,名字何堪遗世闻。
便谓舆公长契阔,不知留语故殷懃。
诗章有便犹应寄,禄米无多切莫分。
倘见右司烦说似,每因风月怆离群。

98 《多稼亭前两株梅盛开》 宋·杨万里

翟园看梅不满眼,载酒何曾倾一琖。
空有千株半未花,欲剪一枝无可栋。
归来欲登多稼亭,王妃骤降千娉婷。
素罗衣裳濯瑶水,珠宫楼阁开银屏。

99 《过宁国县》 宋·杨万里

薄日烘云未作霞,好峰怯冷著轻纱。
绝怜山色能随我,政用花时不在家。
骑吏那愁千里远,牡丹各插一枝斜。
细看文脊空多肉,不似青阳看九华。

100 《题陈国秀小园》 宋·文天祥

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
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
园公非陇傭,独捎占春风。
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

* 关于多国的诗词 描写多国的诗词 带有多国的诗词 包含多国的古诗词(21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