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子的诗词(148首)

101 《寄齐州曾子固学士》 宋·强至

历山名重舜耕馀,太守文章世罕如。
但见清风变齐鲁,未闻紫诏起严徐。
最宜视草归时训,可惜挥毫落簿书。
千骑行春且乘兴,里无胜母莫回车。

102 《学宫诸生饮邀予与子野同之三首》 宋·陈造

同簉儒宫把一觞,鹿鸣伐木奏深堂。
要防技痒论文地,莫忆前宵放酒狂。

103 《学宫诸生饮邀予与子野同之三首》 宋·陈造

少日峨冠英俊场,课馀觞咏共徜徉。
孰知薄宦江湖去,频梦炉亭饼饦香。

104 《学宫诸生饮邀予与子野同之三首》 宋·陈造

忍饥不嗅嗟来食,强项从教俗子嗔。
乘闲甘作不速客,好事无非我辈人。

105 《送杨子达入国学》 宋·吴泳

鸾凤久束咮,贤关时一鸣。
子今观上国,志岂为浮名。
母线丝丝直,爷诗字字情。
别情非所惜,回看锦衣荣。

106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 宋·李新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107 《学中诸士子惠和篇复次韵为谢》 宋·吴芾

欲为多士劝,聊缀五言成。
乃得琼瑶报,仍闻韶濩声。
尘襟因顿豁,老眼为增明。
有句能如此,何忧万里程。

108 《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 宋·李石

髧如丫角垂两耳,口诵黄庭调绿绮。
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时徐孺子。
我琴挂壁久不弹,浙声分作蜀声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转觉良工心事难。

109 《简朱子大学士二首》 宋·苏泂

亭上经秋宴,同乡见亦难。
鬓从前度白,枫是此回丹。
句法流传否,交情寤寐间。
重来兴不尽,谁棹小舟还。

110 《简朱子大学士二首》 宋·苏泂

人间三十六,曾未识朱园。
一昨袁丝饮,通宵谢屐痕。
厨灯犹琢句,山雨未移樽。
子大真吾敬,心期重款门。

111 《忆朱子大学士一首》 宋·苏泂

翠麓晚萧骚,无风树亦号。
官荣归若辈,诗态忆吾曹。
信有忧能死,应无酒可陶。
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112 《简朱子大学士一首》 宋·苏泂

石家曾作送君来,建业收书未得回。
只道还家仍款曲,谁知分袂许悲哀。
冥间孰与论心事,世上谁堪共酒杯。
昨到帷堂前后奠,却瞻乔木肺肝摧。

113 《送徐子学鲁赴梅教二首》 宋·王迈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棕先。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转待丹铅穿。

114 《送徐子学鲁赴梅教二首》 宋·王迈

底官得似教官清,吏不能尘以道鸣。
三鳣堂前推老宿,百花洲上见诸生。
斯文有脉烦珍护,何地无才要作成。
朝列诸公半知己,匪朝吹上玉皇京。

115 《送子用弟游学番易》 宋·方岳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
但於灯火夜,报子倚门亲。

116 《次韵弟观授学陈子得家》 宋·陈著

忆昨依依话别端,潇潇暮雨满山寒。
去家幸是老亲健,坐馆当如初宦看。
归梦随风扬绿袂,吟情逐日写诗阑。
从今稳入林深处,涂炭何缘行污冠。

117 《劝学示子元夫》 宋·姚勉

事业功名在读书,圣贤妙处着工夫。
区区只为潭潭府,不敢如韩训阿符。

118 《*心香 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 元·马钰

布施非凡,出俗因缘。
舍娇儿、入道搜玄。
人人称善,个个称贤。
便远扬名,名扬远,出秦川。
父母深恩,要报听言。
我人除、擒捉心猿。
气通八脉,功满三田。
救九玄尊,七祖父,共成仙。

119 《诗送韩简仍学官于临浦呈劝其重修四子祠》 宋·王铚

昔游临浦春正浓,小江萦委如无穷。
花浮千林锦绣幄,舟扬万顷玻璃风。
西施故乡擅佳丽,会稽秀气藏华稼。
是时山晴见真色,落日西南千万峰。

120 《孟子·博学反约》 宋·陈普

事理纷纷未易穷。
其间脉终要通融。
能於博处知其约,渐次收功一贯中。

* 关于学子的诗词 描写学子的诗词 带有学子的诗词 包含学子的古诗词(1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