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书的诗词(792首)

21 《辱粹道兄弟寄书久不作报以长句谢不敏》 宋·黄庭坚

病癖无堪吾懒书,交亲情分岂能疏。
深惭烟际两鸿雁,遗我罾中双鲤鱼。
故国青山长极眼,今年白发不胜梳。
几时得计休官去,笋叶裹茶同趁虚。

22 《上高明府孙世则寄书及诗依韵和酬》 宋·强至

客颜憔悴过三闾,犹喜良朋记拙疏。
忽隔重江论旧契,更言终日困新书。
宦情共减中年后,乐事难同二月初。
好在江山一樽酒,他时怀抱为君舒。

23 《答成都虞子韶钤干寄书信兼示近作》 宋·孙应时

珍重西来双鲤鱼,更传佳句起愁予。
相思已是五年别,多愧先无一字书。
欲话锦城疑是梦,谁怜霜鬓不禁梳。
青毡黄合君侯事,早拟相逢倘下车。

24 《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直内署,因寄书怀四韵》 唐·杜牧

御水初销冻,宫花尚怯寒。
千峰横紫翠,双阙凭阑干。
玉漏轻风顺,金茎淡日残。
王乔在何处,清汉正骖鸾。

25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唐·薛能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26 《张玄超自海上寄书问连城生消息》 明·盛时泰

若问青楼娼,芳年二八强。
轻罗不遮面,绣户自焚香。
对客时题句,怀君每断肠。
倘能贻锦字,犹胜梦高唐。

27 《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直内署因寄书怀四韵》 唐·杜牧

御水初消冻,宫花尚怯寒。
千峰横紫翠,双阙凭栏干。
玉漏轻风顺,金茎淡日残。
王乔在何处,清汉正骖鸾。

28 《箧中得调官时杨氏所寄书慨然追感》 宋·强至

笑语无踪莫更寻,每怀平昔恨犹深。
况看满幅相思字,曾诉幽闺独自心。
因想音容如在目,不知涕泪已盈襟。
恨销除是彩笺灭,弗比遗香苦易沉。

29 《江上寄书》 明·袁凯

湘南估客发西津,东入姑苏花正春。
独有相思数行字,欲从江海问情人。

30 《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 唐·宋之问

王氏贵先宗,衡门栖道风。
传心晤有物,秉化游无穷。
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
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

历史故事寓理

31 《寄刘校书》 唐·郭震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32 《代书寄吉十一》 唐·张说

一雁雪上飞,值我衡阳道。
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
目想春来迟,心惊寒去早。
忆乡乘羽翮,慕侣盈怀抱。
零落答故人,将随江树老。

33 《代书寄薛四》 唐·张说

孤雁东飞来,寄我纹与素。
纹足经三象,素当综群务。
远见故人心,一言重千金。
答之彩毛翰,继以瑶华音。
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

贬谪怀念

34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
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
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35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 唐·储光羲

青阙朝初退,白云遥在天。
非关取雷雨,故欲伴神仙。
泛滟鹓池曲,飘飖琐闼前。
犹多远山意,幸入侍臣篇。

36 《赴巴南书情寄故人》 唐·刘长卿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
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乐府写景地名春天

37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唐·李白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38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作王宗城)》 唐·李白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
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
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高中文言文传记

39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唐·李白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送别

40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唐·李白

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
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
翩翩弄春色,延伫寄相思。
谁言贵此物,意愿重琼蕤。

* 关于寄书的诗词 描写寄书的诗词 带有寄书的诗词 包含寄书的古诗词(7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