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屐声的诗词(255首)

81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宋·刘克逊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重阳节饮酒抒怀思乡

82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状元读书岩)》 宋·章谦亨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83 《月下笛》 宋·彭元逊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84 《响屧廊》 清·蒋士铨

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慕倾城。
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

写景抒情哀怨苦痛

85 《山中四咏》 明·元鹏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写景禅隐生活

86 《游黄杨岩》 宋·郑域

暮秋访幽阴,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虯,粘苔糁青茸,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87 《观猎行》 宋·王迈

落日飞山上,山下人呼猎。
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
至则闻猎人,喧然肆牙颊。
或言岐径多,御者因追蹑。

88 《重游临武秀岩》 宋·曾晞颜

琼楼玉宇落荒村,鸡犬无声到洞门。
采凤久藏丹穴羽,青莲倒续华峰根。
笑谈疑有宫商应,剜刻浑无斧凿痕。
莫讶空中能卓立,亭亭一柱拄乾坤。

89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颇多野趣,恨不得与微》 未知·未知

以成酬答。
末章亦未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
元稹
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

90 《踏莎行 雪晴纵步》 元·汪斌

踏雪桥边,访梅溪曲。
春风初破梢头玉。
村村茅屋晚炊烟,更寻村酒穿茅屋。
兔月初眉,瑶峰眩目。
**振屐鸣空谷。
夜深不谓故人来,声声

91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清·魏源

雁荡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
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
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佰束风愈怒。

92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明·袁中道

戟枝入树带春莺,坐看边烽雨后清。
万卷每同袁伯业,千杯不让郑康成。
山程易逐登临屐,月夜常闻函道声。
止恐三台虚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
¤

93 《游沃洲山》 宋·陈东之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
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
上揽四万八千太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94 《雪后游琅玡山与韦骧联句》 宋·刁绎

南溪约幽寻,西岭极遐观。
初阳色朦胧,残雪光汗漫。
相望楼殿间,宛在云霄半。
泉声减琤淙,山势欲飞竄。

95 《南亭》 宋·范子长

花木精神面面金,谁将好景作南亭。
栗留枝上春风思,鶗鴃声中脱屐痕。
檐后梅樊兄及弟,槛前竹鹤子生孙。
我今犹是数旬客,遇意忻时即打门。

96 《夜雨晓起方觉》 宋·巩丰

夜雨鸣檐送五更,不惊高卧最多情。
窗间细视花无恙,墙外随听屐有声。
数把柔丝堤柳嫩,一奁方镜闸波清。
出门眼界殊明洁,但觉春寒处处生。

97 《游九锁二首》 宋·刘应子

忆昔梦中游,高怀怅冥邈。
箯舆入来,精爽欲飞跃。
九锁相回环,群峰俱卓牵。
地胜幻蓬莱,天低眇嵩岳。

98 《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 宋·吕声之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
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
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尊同。
好天风月閒相寄,早晚南来有过鸿。

99 《明招杂诗四首》 宋·吕祖谦

鸟声报僧眠,钟声报僧起。
静中轻白日,邈视东流水。
风月有逢迎,出门聊徙倚。
传遍南北村,松间横屐齿。

100 《赠郡纠陈员外》 宋·释长吉

耿介蕴国器,兹焉纠郡网。
清规禀诗礼,华阀聊簪裳。
才刃挺铦利,心鉴涵辉心。
盘错无以壅,奸邪固难藏。

* 关于屐声的诗词 描写屐声的诗词 带有屐声的诗词 包含屐声的古诗词(2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