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之的诗词(145首)

121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 宋·虞俦

小儿曼倩儘狂奸,试掉雷车与破悭。
慰我农民须早计,怜渠岁事颇相关。
斋盂并日浑忘味,诗债如山只欠还。
谢令冥顽推不去世,毫丝无补亦胡颜。

122 《邂逅徐应卿于都下要之同归不可索诗因作》 宋·赵蕃

铅山假尉怀初识,祖印依僧忆屡过。
看镜余今叹斑白,束书君亦尚奔波。
肯因艇子俱归否,扪此空囊奈若何。
好并千岩学诗去,侯门弹铗为悲歌。

123 《张信州祷晴辄应以诗贺之》 宋·赵蕃

舍东舍西缲车鸣,陂南陂北秧垅平。
共期今年好春事,自兹无苦惟须晴。
如何忽作十日雨,农夫辍耕病红女。
尔曹惴惴何足云,忍使忧形使君虑。

124 《泛舟登弁山祥应宫之绝顶望太湖窥黄龙洞过倪》 宋·程公许

苹浪蹴帆移别浦,笋舆邀我度遥岑。
云开辰泽水银溢,风掠洞庭螺翠深。
神井千寻龙起蛰,幽岩四面石成林。
苏仙诗句倪公赋,万古清风僭嗣音。

125 《青释应端住与化寺惟其说而勉之二首》 宋·李昴英

钵中滴水也难消,切莫贪他寺富饶。
留取大皮缠大树,腹围紧紧篾三条。

126 《青释应端住与化寺惟其说而勉之二首》 宋·李昴英

一般奇怪弄精魂,猪蚬皆餐针戏吞。
未到空通渠地位,只当斋戒作沙门。

127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广莫轩》 宋·陈著

高山处处著虚轩,来此凭阑便欲仙。
下视浮云隔黄雾,平迎行日上青天。

128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龙松》 宋·陈著

皮皴肉紧发苍然,伏雪眠风傲岁年。
不见南阳龙卧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129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石夫人》 宋·陈著

千尺嶙峋直立形,流传神应挟风霆。
石身本聚山川气,便是人心聚处灵。

130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凤花》 宋·陈著

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
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131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庆登桥》 宋·陈著

一水流南抱县行,一桥在上压溪横。
傍阑多少人观政,要与桥平水与清。

132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雪窦》 宋·陈著

乳峰真可避人閒,上妙高台天可攀。
未说旷怀便笑傲,堪从险处习閒关。

133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岳林》 宋·陈著

传说当年契此翁,偶然来此笑春风。
忽抛布袋归何处,地下天高一阁空。

134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杨梅》 宋·陈著

火珠簇压翠微鲜,丹粒团成蜜颗甜。
争为渴饕供燕豆,谁知赪汗困偿篮。

135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耀碑潭》 宋·陈著

微风篆水自成碑,清月磨潭不受疵。
万里此通归去路,扁舟堪载送行诗。

136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虚白观》 宋·陈著

庭中说法有龙听,龙去庭空水一汀。
独有亭亭岁寒柏,不知人世自青青。

137 《送应徽之归天台》 宋·刘宰

去来行李苦匆匆,世路崎岖一笑中。
闻道倚门占鹊喜,早寻归棹浙江东。

138 《读柳拱之员外严宗哲主事杨应宁舍人倡和长句》 明·李东阳

诗坛森严升复楯,白战雄呼气难忍。
西邻有客兴亦酣,睥睨重围目双眕。
居然地隔如秦越,或者神交同白稹。
故知宫角本谐声,复恐圆方不相准。

139 《祷雨积烟山之龙潭有应》 宋·艾性夫

神鑱鬼凿深无底,谁怀然犀照秋水。
苍生望霖龙不起,蜡丸笺心聒龙耳。
髯张尾战珠脱腹,仰天嘘气阳侯哭。
铜瓶偷湫未及屋,黑云崩山雨如竹。

140 《诗送应子发之官吴兴》 宋·孔武仲

又向吴兴去,江湖风雪天。
莱衣归戏采,俭幕看依莲。
伉直不随世,低徊今有年。
谁将华阴土,一为拭龙泉。

* 关于应之的诗词 描写应之的诗词 带有应之的诗词 包含应之的古诗词(1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