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悄无声的诗词(161首)

41 《满江红(忆别)》 宋·程垓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
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
薄霭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
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

宋词精选少女伤春

42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宋·张炎

幽栖身懒动,邃庭悄、日偏长。
甚不隐山林,不喧车马,不断生香。
澄心淡然止水,笑东风、引得落花忙。
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

43 《虞美人·春来秋往何时了》 宋·崔木

春来秋往何时了。
心事知多少。
深深庭院悄无人。
独自行来独坐、若为情。
双旌声势虽云贵。
终是谁存济。
今宵已幸得人言。
拟待劳烦神女、下巫山。

44 《风入松 题驿亭图》 元·沈禧

使轺今夜宿邮亭。
邂逅见娉婷。
琵琶斜抱生娇媚,悄无人、独倚帏屏。
弦内暗传心事,镫前略*幽情。

45 《风入松 题驿亭图》 元·沈禧

使轺今夜宿邮亭。
邂逅见娉婷。
琵琶斜抱生娇媚,悄无人、独倚帏屏。
弦内暗传心事,镫前略*幽情。

46 《秋夜怀沈秀才》 明·王璲

萤栖衰苇寒,月敛疏萝瞑。
羁怀悄无欢,卧背风灯影。
露冷叶声翻,更深人语定。
欲弹孤桐琴,惆怅谁能听。

47 《朱泽民寒林平远图为徐用理作》 明·张肯

冻云压空雪欲作,野旷阴凝气萧索。
朔风一夜卷长林,万木离披尽摇落。
天连平远眼界宽,前山宛在空濛间。
溪头流水急如泻,日夕喷瀑声潺湲。

48 《夜坐》 明·朱静庵

吴蚕初出悄无眠,数尽更筹觉暮寒。
柳色弄阴春已暝,角声吹月夜将阑。
金炉火冷沉烟细,罗幌风生蜡炬残。
独坐空庭望银汉,碧天如水露漙漙。

49 《夜汲井水煮茶》 宋·陆游

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
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
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肺腑凛清寒,毛骨亦苏省。
归来月满廊,惜踏疏梅影。

50 《秋晚斋居》 宋·仇远

君子堂西屋数间,但能容膝敢求安。
悄无人迹如深井,惯听秋声是冷官。
系马阶前慵夜秣,种蔬墙下助朝餐。
攜来书卷犹堪读,好共青灯了岁寒。

51 《中秋招叶子谦》 宋·王铚

堂上月已满,樽中酒更空。
故人眇何许,出门惟清风。
不如一夕饮,所至皆能同。
悄然望玉杵,无声桂影中。

52 《次韵奉酬徐一之送菊》 宋·陈傅良

桂丛兰畹悄无哗,但有哀鸿天一涯。
节物更谁知白发,交情於此见黄花。
声名独立空秋际,香色平铺与露华。
南雅未收骚致意,骚人应欲补诗葩。

53 《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 宋·林景熙

铁虬偃蹇八尺强,云屋深深吹玉香。
开遍枝南与枝北,顶顽不受春风德。
悄如枯禅坐瞿昙,霓旌羽葆来毵毵。
世情冷暖异荣朽,道眼看来两何有。

54 《松阴梦词》 明·张羽

阳坡碧草秋芊绵,疏影漏衣团绿烟。
龙枝无声山日午,仙骨蜕空神悄然。
冰魂微回海山小,泠泠鹤语青林表。
俯视黄尘盖九州,悠悠凡梦何时晓?

55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初中文言文纪游写景孤独忧伤

56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唐·杜甫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忧国忧民

57 《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辞赋精选山水游记

58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59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词三百首婉约写景伤春

60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秋天写景

* 关于悄无声的诗词 描写悄无声的诗词 带有悄无声的诗词 包含悄无声的古诗词(1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