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扇举的诗词(133首)

81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82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83 《大鹏赋·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
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志向

84 《满江红·整顿乾坤》 宋·王质

整顿乾坤,恨无袖、回旋不足。
须付与、腰金叠赤,面槐参绿。
功业岂无人可了,英豪自有心相伏。
自孤窗、寒烛听经纶,常三复。

85 《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元·梵琦

听说娑婆无量苦。
三农望断海天雨。
车水种苗苗不举。
难禁暑。
被风扇作荒茅聚。
久旱掘泉唯见土。
海潮又入蒹葭浦。
南北东西皆斥卤。
枯禾黍。
官粮更要徵民户。

86 《游白鹿洞歌》 明·紫霞真人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
我欲揽秀色,--青芙蓉。
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鬟玉女如相逢。

87 《观八陈图有感》 宋·李兴宗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傅呵获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88 《聚景园宴集》 宋·任希夷

晚排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踪游禁宇。
始知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间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
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

89 《送秦文仲博士还三沙》 明·饶介

东望大瀛海,影落扶桑弓。
三洲直如矢,正射三山中。
三山负晓日,晓日波浪红。
仙人不骑鹤,所适多御风。

90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明·孙蕡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
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91 《南京行》 明·孙蕡

南京自古说豪雄,远胜秦中与洛中。
吴越千山高拱北,巴江一道远朝东。
秦淮水入丹阳郭,北固城连六代宫。
岌?石头如踞虎,逶迤钟岳似盘龙。

92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93 《食槟榔》 宋·苏轼

月照无枝林,夜栋立万础。
眇眇云间扇,荫此九月暑。
上有垂房子,下绕绛刺御。
风欺紫凤卵,雨暗苍龙乳。

94 《次韵赠清凉长老》 宋·苏轼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
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
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
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95 《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 宋·苏轼

奇逸多闻老敬通,何人慷慨解怜翁。
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
闻道赋诗临北固,未应举扇向西风。
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

96 《初夏杂兴》 宋·陆游

避寂诸缘息,安贫百虑宽。
嬾如常抱疾,退似本无官。
皎洁鹤翎扇,嵯峨龟屋冠。
何劳问唐举,彻屋是清寒。

97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 宋·陆游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98 《喜雨四首》 宋·张耒

手种五色蕉,意待听秋雨。
南风扇旱日,破叶萎不举。
滂沱未终夕,绿润遽如许。
秋色入书帏,已觉青鸾舞。

99 《齐天乐·百花香里莺声好》 宋·无名氏

百花香里莺声好,晴日暖风天气。
诗境春融,壶天昼永,今日祥开弧矢。
疏帘约翠。
想歌遏行云,暖薰沉水。

100 《满朝欢令》 宋·无名氏

未央宫阙丹霞住。
十二玉楼挥锦绣。
云开雉扇卷珠帘,烟粉龙香添瑞兽。
瑶觞一举箫韶奏。
环佩千官齐拜首。
南山翠应北华高,共献君王千万岁。

* 关于扇举的诗词 描写扇举的诗词 带有扇举的诗词 包含扇举的古诗词(1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