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晓眺的诗词(76首)

21 《东亭茶宴》 唐·鲍君徽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22 《丹景山至德寺》 唐·徐氏

周回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
晴日晓升金晃曜,寒泉夜落玉丁当。
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
虔煠六铢宜铸祝,惟祈圣祉保遐昌。

23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唐·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
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

送别即景寓情思念

24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 唐·任希古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
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构天。

牡丹

25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一作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26 《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见赠》 唐·徐彦伯

闻有独往客,拂衣捐世心。
结欣薄枉渚,撰念萦旧林。
经亘去崖合,冥绵归壑深。
琪树环碧彩,金潭生翠阴。

27 《巫山高二首(一作宋之问诗)》 唐·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
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28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泰山组诗

29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唐·李白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写景

30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 唐·唐扶

幽抱应无语,贞松遂自栽。
寄怀丞相业,因擢大夫材。
日射苍鳞动,尘迎翠帚回。
嫩茸含细粉,初叶泛新杯。

31 《塞外寄张侍御》 唐·姚鹄

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新。
疏钟关路晓,远雨寒山春。
南眺有归雁,北来无故人。
却思陪宴处,回望与天邻。

32 《望九华山》 唐·卢嗣立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33 《寒流聚细文》 唐·无名氏

晓野方闲眺,横溪赏乱流。
寒文趋浦急,圆折逐烟浮。
不谓飘疏雨,非关浴远鸥。
观鱼鳞共细,间石影疑稠。
猎猎风泠夕,潺潺濑响秋。
仙槎如共泛,天汉适淹留。

34 《古倾杯(林钟商)》 宋·柳永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
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
遥山变色,妆眉淡扫。

35 《渔家傲》 宋·欧阳修

四月芳林何悄悄。
绿阴满地青梅小。
南陌采桑何窈窕。
争语笑。
乱丝满腹吴蚕老。
宿酒半醒新睡觉。
皱莺相语匆匆晓。
惹得此情萦寸抱。
休临眺。
楼头一望皆芳草。

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写景感叹人生哲理

36 《早梅芳(牵情·二之二)》 宋·周邦彦

缭墙深,丛竹绕。
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七夕节叙事爱情故事

37 《早梅芳(牵情·二之二)》 宋·周邦彦

缭墙深,丛竹绕。
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38 《迷神引》 宋·朱雍

白玉楼高云光绕。
望极新蟾同照。
前村暮雪,霁梅林道。
涧风平,波声渺。

39 《早梅芳》 宋·陈允平

凤钗横,鸾带绕。
独步鸳鸯沼。
阑干斜倚,自打精神对花笑。
贴衣琼佩冷,衫袜金莲小。

40 《夜飞鹊》 宋·张炎

为明月明年佳话云。
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都缘水国秋清。
绿房一夜迎向晓,海影飞落寒冰。
蓬莱在何处,但危峰缥缈,玉籁无声。

* 关于晓眺的诗词 描写晓眺的诗词 带有晓眺的诗词 包含晓眺的古诗词(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