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暮方的诗词(1299首)

41 《游头陀寺上方》 唐·项斯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42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唐·李频

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
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证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
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

43 《寄题方干处士》 唐·郑谷

山雪照湖水,漾舟湖畔归。
松篁调远籁,台榭发清辉。
野岫分闲径,渔家并掩扉。
暮年诗力在,新句更幽微。

44 《宣义里舍冬暮自贻》 唐·郑谷

幽居不称在长安,沟浅浮春岸雪残。
板屋渐移方带野,水车新入夜添寒。
名如有分终须立,道若离心岂易宽。
满眼尘埃驰骛去,独寻烟竹剪渔竿。

45 《巴江(时僖宗省方南梁)》 唐·郑谷

乱来奔走巴江滨,愁客多于江徼人。
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
诏书罪己方哀痛,乡县征兵尚苦辛。
鬓秃又惊逢献岁,眼前浑不见交亲。

46 《游头陀寺上方》 唐·许彬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从何代有,僧是梵宫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逼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方台。

47 《读方干诗因怀别业》 唐·崔涂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
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
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
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48 《和尉迟赞善秋暮僻居》 唐·徐铉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庭有菊花尊有酒,若方陶令愧前贤。

49 《山中送弟方质》 唐·易思

山中殷勤弟别兄,兄还送弟下山行。
芦花飞处秋风起,日暮不堪闻雁声。

50 《顾渚行寄裴方舟》 唐·皎然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51 《寄刘方平》 唐·皇甫冉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
严子持竿心寂历,寥落荒篱遮旧宅。
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

52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 宋·李之仪

小篷又泛曾行路。
这身世、如何去。
去了还来知几度。
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
夕阳杳杳还催暮。
练净空吟谢郎句。
试祷波神应见许。
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到明年雨。

53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 宋·蔡伸

参差弱柳长堤路。
柳外征帆去。
皓齿明眸娇态度。
回头一梦,断肠千里,不到相逢地
来时约略春将暮。
幽恨空余锦中句。
小院重门深几许。
桃花依旧,出墙临水,乱落如红雨。

54 《青玉案(次贺方回韵)》 宋·杨无咎

五云楼阁蓬瀛路。
空相望、无由去。
弱水渺茫谁可渡。
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
说与荣归锦封句。
句里丁宁天已许。
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辞赋精选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宴饮山水抒情

55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宋·史浩

涌金斜转青云路。
溯衮衮、红尘去。
春色勾牵知几度。
月帘风幌,有人应在,唾线余香处。
年来不梦巫山暮。
但苦忆、江南断肠句。
一笑匆匆何尔许。
客情无奈,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

56 《青玉案(入梅用贺方回韵)》 宋·史浩

银涛渐溢江南路。
泛短棹、轻帆去。
破块跳珠知几度。
竹窗新粉,藕池香碧,应在云深处。
萧萧鹤发虽云暮。
曾得神仙悟真句。
久视长生亲见语。
离愁扫尽,更无慵困,怕甚黄梅雨。

57 《西江月(暮春鲁氏坐上次胡邦衡韵)》 宋·周必大

三月群贤毕集,二天五马先光。
传觞击鼓底匆忙。
画鹢将飞江上。
鲁国方虚两社,齐人要复侵疆。
延英引对上东廊。
应念幽人相望。

58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宋·程垓

宝林岩畔凌云路。
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
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59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宋·程垓

宝林岩畔凌云路。
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
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古诗三百首写景闲适

60 《暮花天》 宋·陈亮

天意微慳,春工多裕,长须末后殷勤。
骨瘦挽先,肌韵恰好,花头径尺徐陈。
红黄粉紫,更牛家、姚魏为真。
留几种,蒂殢中州,异时齐顿浑身。

* 关于暮方的诗词 描写暮方的诗词 带有暮方的诗词 包含暮方的古诗词(12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