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照人的诗词(2630首)

61 《月夜有怀黄端公兼简朱孙二判官》 唐·清江

月照疏林惊鹊飞,羁人此夜共无依。
青门旅寓身空老,白首头陀力渐微。
屡向曲池陪逸少,几回戎幕接玄晖。

62 《东风第一枝(元夕)》 宋·曹勋

宝苑明春,青霞射晚,六幕云闲风静。
茂林修竹昂霄,素月照人澄莹。
梅花十顷,递暗香、琼瑶真景。
散万斛金莲,崇山秀岭,尽开花径。

63 《西江月》 宋·李朝卿

盛德须知异禀,天教占尽秋光。
一轮明月照华堂。
荐寿笙歌嘹亮。
座上簪缨并列,庭前兰玉成行。
只应难老胜松篁。
五福人间供仰。

64 《水调歌头(昏发乌江,朝至湖阴,月正午,舟中作)》 宋·程必

玉女扫天净,雍观掠江宽。
问君何事底急,夜半挟舟还。
三岛眠龙惊觉,万顷明琼碾破,凉月照东南。
碧气正吞吐,满挹漱膺肝。

宋词三百首婉约惜春爱国壮志苦闷

65 《月夜溪行怀富沙友》 宋·林石涧

溪光清浅碎琼瑶,杨柳风柔酒渐消。
犹忆去年今夜月,照人同上水西桥。

66 《送鼎上人还乡》 明·王绅

青原有名缁,戒行极严具。
一苇航大江,飘飘随所寓。
十月天雨霜,木落林姿露。
翩然逸兴发,长歌赋归去。
杖锡轻波涛,袈裟入烟雾。
月照祗树西,相思渺何处。

67 《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 宋·梅尧臣

种桃依竹似迁家,邀对春风共泛霞。
席上未观双舞凤,城头已觉聚啼鸦。
匆匆跨马人归省,幂幂生烟树敛花。
稚子候门知我醉,东方明月照扉斜。

68 《腊中步月二绝》 宋·洪咨夔

平山堂下解围去,天水堡前经战来。
天地无情一般月,照人霜骨白皑皑。

69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宋·邵雍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
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70 《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四首》 宋·魏了翁

野荼醾发雪堆墙,草牡丹开月照梁。
世眼都随人毁誉,不知底处是真香。

71 《中秋月出复雨有怀叶子文汤明叔》 宋·仇远

三秋此夕恰平分,城市人家半闭门。
正忆紫云吹玉笛,忽惊皓月照金樽。
宦情素薄鸿初到,诗兴方浓雨又昏。
不是桂花香自慰,倚栏无语易销魂。

72 《魏塘荒僻春来无杂花一枝可慰逐客二月二十六》 宋·张嵲

狂风几日涨黄尘,篱外桃花忽照人。
不有繁花慰逐客,二年不识浙江春。

73 《送月上人归乡》 宋·释正觉

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
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
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

74 《沧浪风月》 宋·朱继芳

我登沧浪亭,复歌沧浪曲。
歌竟复长歌,杳杳山水绿。
天风吹散发,山月照濯足。
为谢独醒人,渔家酒初熟。

75 《送友人(一作送友人南游)》 唐·李端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
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
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76 《听萧君姬人弹琴》 唐·卢仝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77 《献中书张舍人》 唐·李中

仙桂从攀后,人间播大名。
飞腾谐素志,霄汉是前程。
持宪威声振,司言品秩清。
帘开春酒醒,月上草麻成。

78 《送卢舍人三首》 唐·贯休

一曰:劝君不用登岘首山,读羊祜碑,男儿事业须自奇。
此碑山头如日月,日日照人人不知。
人不知,青山白云徒尔为。

79 《百宝装》 宋·晁端礼

枫叶初丹,苹花渐老,蘅皋谁系扁舟。
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
一尊潋滟西风里,共醉倒、同销万古愁。
况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

宋词三百首婉约悼亡爱情记梦思念

80 《思远人》 宋·赵令

素玉朝来有好怀。
一枝梅粉照人开。
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
深院落,小楼台。
玉盘香篆看徘徊。
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

* 关于月照人的诗词 描写月照人的诗词 带有月照人的诗词 包含月照人的古诗词(26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