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望中的诗词(249首)

41 《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唐·陈羽

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
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42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贬谪生活写景抒情

43 《令狐相公频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汉中因抒短章以寄情愫》 唐·刘禹锡

军城临汉水,旌旆起春风。
远思见江草,归心看塞鸿。
野花沿古道,新叶映行宫。
惟有诗兼酒,朝朝两不同。

44 《松滋渡望峡中》 唐·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45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唐·吕温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46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唐·吕温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47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术因用感叹》 唐·吕温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48 《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 唐·元稹

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
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49 《病假中南亭闲望》 唐·白居易

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50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 唐·白居易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51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 唐·白居易

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
阳春先唱后,阴岭未消时。
草讶霜凝重,松疑鹤散迟。
清光莫独占,亦对白云司。

52 《和刘郎中曲江春望见示》 唐·白居易

芳景多游客,衰翁独在家。
肺伤妨饮酒,眼痛忌看花。
寺路随江曲,宫墙夹道斜。
羡君犹壮健,不枉度年华。

53 《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唐·白居易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飖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醆,始知地上有神仙。

54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唐·李涉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55 《新楼诗二十首·望海亭(在卧龙山顶上越中最高处)》 唐·李绅

乌盈兔缺天涯迥,鹤背松梢拂槛低。
湖镜坐隅看匣满,海涛生处辨云齐。
夕岚明灭江帆小,烟树苍茫客思迷。
萧索感心俱是梦,九天应共草萋萋。

56 《望江中金山寺》 唐·鲍溶

一朵蓬莱在世间,梵王宫阙翠云间。
近南溪水更清浅,闻道游人未忍还。

57 《途中西望》 唐·雍陶

行行何处散离愁,长路无因暂上楼。
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

58 《蒲中霁后晚望》 唐·薛能

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

59 《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 唐·于兴宗

巴西西北楼,堪望亦堪愁。
山乱江回远,川清树欲秋。
晴明中雪岭,烟霭下渔舟。
写寄朝天客,知余恨独游。

60 《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楼望雪山见寄》 唐·田章

志乖多感物,临眺更增愁。
暑候虽云夏,江声已似秋。
雪遥难辨木,村近好维舟。
莫恨归朝晚,朝簪拟胜游。

* 关于望中的诗词 描写望中的诗词 带有望中的诗词 包含望中的古诗词(24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