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柔影的诗词(211首)

121 《今别离》 清·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别离

122 《金缕曲·咏白海棠》 清·顾太清

洞户深深掩。
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
认取朦胧明月下,不许东风偷飐。
偏触动、词人系念。

咏物写花感伤惜花

123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纳兰性德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
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
炎凉。
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

送别写雨感伤

124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125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26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127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清·纳兰性德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怀人抒情思念

128 《青衫湿遍·悼亡》 清·纳兰性德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
忆生来、小胆怯空房。
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

离别凄婉哀愁

129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130 《春游》 宋·王令

春风谁相呼,鸟语到庭户。
罢书起何游,系马城西树。
宁须客众随,聊与春相遇。
高林美风竹,疏影有清覆。

131 《水调歌头 用前韵》 元·白朴

明月复明月,天宇净新霜。
霜中养就白兔,未觉玉容苍。
照影来今往古,圆缺阴晴几度,丹桂俨然芳。
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

132 《蝶恋花 独登北海白塔》 现代·顾随

我爱天边初二月。
比着初三,弄影还清绝。
一缕柔痕君莫说,眉弯纤细颜苍白。
休盼成圆休恨缺。
依样清光,圆缺无分别。
上见一天星历历,下看一个飘零客。

133 《莎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着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134 《一萼红·玉婵娟》 宋·王沂孙

玉婵娟。
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135 《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 宋·李从善

绿影复幽池,芳菲四月时。
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
盛引墙看遍,高烦架屡移。
露轻濡彩笔,蜂误拂吟髭。

136 《酹江月/念奴娇》 宋·林正大

杏花春晚,散馀芳、著处萦帘穿箔。
唤起幽人明月夜,步月褰衣行乐。
置酒花前,清香争发,雪挽长条落。
山城薄酒,共君一笑同酌。

137 《八六子·忆南洲》 宋·郑熏初

忆南洲。
绀波萦绕,垂杨翠拂朱楼。
念十载风流梦觉,满身花影人扶,旧曾暗游。
无言空怆离忧。

138 《莺啼序》 宋·黄公绍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
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
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
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

139 《蝶恋花·春到海棠花几信》 宋·姚云文

春到海棠花几信。
堠馆馀寒,欲雨征衣润。
燕认杏梁栖未稳。
牡丹忽报清明近。
恨入青山连晓镜。
香雪柔酥,应被春消尽。
绣阁深深人半醒。
烛花贴在金钗影。

140 《甘州/八声甘州》 宋·刘沆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
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
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 关于柔影的诗词 描写柔影的诗词 带有柔影的诗词 包含柔影的古诗词(2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