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棹女的诗词(170首)

21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九》 清·朱彝尊

巫子峰晴返景开,传闻秦女葬山隈。
闲听野老沙中语,曾有毛民海上来。

22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 清·朱彝尊

金鱼院外即通津,转粟千艘压水滨。
年少女墙随意望,缝衣恰对柁楼人。

23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七》 清·朱彝尊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
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

24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五》 清·朱彝尊

学绣女儿行水浔,遥看三塔小如针。
并头菡萏双飞翼,记取挑丝色浅深。

25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六》 清·朱彝尊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舟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26 《川拨棹·酆都路》 元·王哲

酆都路。
定置个、凌迟所。
便安排了,铁床镬汤,刀山剑树。
造恶人有缘觑。

27 《川拨棹·蓬莱路》 元·王哲

蓬莱路。
显自在,逍遥所。
现长生景,琼花玉叶,金枝宝树。
作善人得观觑。

28 《腊月望泊舟钓台滩下赋诗既而登婺女明远楼诵》 宋·陈傅良

行藏独倚少陵楼,怨鹤愁猿孰与俦。
尝与万人争魏阙,何如一壑老菟裘。
追随士友从君好,领略江山自此游。
急趁梅花理妇棹,双溪为我亦西流。

29 《相和歌辞·采莲归》 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30 《早入清远峡(一作下桂江龙目滩)》 唐·宋之问

传闻峡山好,旭日棹前沂。
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
两岩天作带,万壑树披衣。
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辉。

31 《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 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

32 《岳州观竞渡》 唐·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33 《昆明池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
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
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

34 《官庄池观竞渡》 唐·储光羲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35 《万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山水

36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37 《东海有勇妇》 唐·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乐府歌颂妇女侠义

38 《和卢侍御通塘曲》 唐·李白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

39 《江夏赠韦南陵冰》 唐·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三色 一作:三巴)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追忆抒怀愤懑

40 《姑孰十咏》 唐·李白

姑孰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咏物组诗

* 关于棹女的诗词 描写棹女的诗词 带有棹女的诗词 包含棹女的古诗词(1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