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味的诗词(1373首)

121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负暄久之诗示住庵》 宋·赵蕃

天公于人元不负,书生何用深追咎。
无衣还可卒岁无,我有大裘听汝覆。
吾家缚屋依山址,晏斋之前仅盈咫。
霜飚卷席不畏渠,羲驭停车吾事已。

122 《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 宋·赵蕃

砲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
儿曹厌静欣聚落,数问篙师行几里。
人生到处如燕鸿,南北故怜无定耳。
有时相与说旧游,此味犹如蠹书纸。

123 《四月二十日领客寻龙井前盟以雨阴晴未定不果》 宋·魏了翁

前期戒宾人,再候苏长公。
晨炊马亦秣,宿载车既董。
飞廉何方来,横出云半空。
便将龙井泉,换却西湖风。

124 《题罗年能六友堂》 宋·魏了翁

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
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125 《送从子令宪西归》 宋·魏了翁

古人为学戒悠悠,说命惟从务敏求。
此味时那可已,更从来处验吾修。

126 《次韵春》 宋·卫宗武

方寸负奇伟,自足排外纷。
乐哉曾子履,翛然渊明巾。
利欲伐其性,智识由是昏。
盛丽悦其目,梦幻何足云。
不如觑文字,日月从转轮。
饮芳而咀华,四时无非春。
芸芸市朝客,孰识此味真。

127 《次韵张子华九日长诗》 宋·陈著

君家脉寿张,文气雄一乡。
顾我不自武,穷于冻履常。
异盼独见嗜,古道无炎凉。
忆昨夏季望,南风溪山香。

128 《送酒与莆萄与来石门》 宋·陈著

山泉酿出苦醅硬,野蔓生来酸子圆。
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参透石翁禅。

129 《谢居简送茶面》 宋·陈著

银丝饼熟笋供臛,玉糁羹香花嗽芽。
食粥案头添雅供,不知此味更谁家。

130 《城西杨梅》 宋·陈允平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131 《种蔬二首》 宋·黎廷瑞

夫人肉食谋,所丧甚於饥。
但能咬菜羹,何事不可为。
采采首阳蕨,烨烨商山芝。
此味千载长,雋永当自知。

132 《冬日书怀四首》 宋·王炎

齏盐虽淡泊,义理极隽永。
士唯知此味,未语已相领。
同流有淄渑,何用勤造晴。
不敢眼青白,口诺心未肯。
平生环堵中,三径自冰冷。

133 《赠地理游晓山》 宋·王炎

仙人白鹤渺烟霞,野日昏昏噪暮鸦。
城外土馒同此味,墙头浊酒且须赊。
堪舆信有玄通理,造物能私富贵家。
宜尔何公微意在,石盘流水映桃花。

134 《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 未知·李中

决狱多余暇,冥搜万象空。
卷帘疏雨后,锁印夕阳中。
还往多名士,编题尚古风。
宦途知此味,能有几人同。

135 《观文丁右丞求赐茶因奉短诗二章》 宋·宋庠

龙衔缥质尊王贡,月满春规记焙名。
此味赏音知有意,不将甘醴作交情。

136 《自过汉花菜花弥望不绝士人以其子为油》 宋·项安世

汉南汉北满平田,三月黄花也可怜。
惟有书生知此味,可无诗句到渠边。
油灯夜读书千卷,齑臼晨供饮十年。
今日相看总流落,洛阳樱笋正争先。

137 《章仓席上》 宋·刘宰

官舍若幽居,四围山水绿。
中有超诣士,簿书厌拘束。
邂逅文字饮,交契如金玉。
朱弦发清音,纹楸理新局。

138 《至后承元煇见和复次韵书病中近况十首》 宋·方回

骚坛君肯将,吾敢与争权。
风月三千首,江湖四十年。
老思骑竹马,穷笑惜苔钱。
此味诸人会,遗灯或许传。

139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宋·方回

少年忽作白头人,慷慨悲歌岂为身。
屈子独醒天可问,重华久去士常贫。
瓶无储粟陶元亮,马似乘船贺季真。
此味孰能相识察,陨霜硕果有余春。

140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 宋·方回

朴略童蒙学,堆豗句读师。
有能致卿相,或不赡妻儿。
士故无他业,人谁此味知。
公庭彼为吏,日日醉歌姬。

* 关于此味的诗词 描写此味的诗词 带有此味的诗词 包含此味的古诗词(1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