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葬的诗词(168首)

61 《薛阳陶觱篥歌》 唐·罗隐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
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

62 《重经冯家旧里》 唐·唐彦谦

冯家旧宅闭柴关,修竹犹存潏水湾。
应系星辰天上去,不留英骨葬人间。

63 《古意二首(拟陈拾遗)》 唐·孙郃

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
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
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
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64 《吊贾岛二首》 唐·曹松

先生不折桂,谪去抱何冤。
已葬离燕骨,难招入剑魂。
旅坟低却草,稚子哭胜猿。
冥寞如搜句,宜邀贺监论。

65 《吊建州李员外》 唐·曹松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66 《吊曹监》 唐·李洞

宅上愁云吹不散,桂林诗骨葬云根。
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
甘露施衣封泪点,秘书取集印苔痕。
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

67 《蒲门戍观海作》 唐·陈陶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
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
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

68 《烈祖孝高挽歌二首》 唐·李中

谁解叩乾关,音容去不还。
位方尊北极,寿忽殒南山。
凤辇应难问,龙髯不可攀。
千秋遗恨处,云物锁桥山。

叙事抒情无奈思乡

69 《适思》 唐·颜胄

芳岁不我与,飒然凉风生。
繁华扫地歇,蟋蟀充堂鸣。
感物增忧思,奋衣出游行。
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纵横。

70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71 《短歌行》 唐·皎然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72 《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 唐·齐己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
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
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73 《哭僧》 唐·清尚

道力自超然,身亡同坐禅。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溪白葬时雪,风香焚处烟。
世人频下泪,不见我师玄。

咏物言志赞美写风

74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75 《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乐府战争民歌

76 《幔卷帘》 宋·李甲

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
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
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
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

77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78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79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金朝·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咏物写鸟抒情爱情

80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 关于水葬的诗词 描写水葬的诗词 带有水葬的诗词 包含水葬的古诗词(1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