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释的诗词(86首)

41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42 《形影神三首》 魏晋·陶渊明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人生哲理

43 《杂诗》 魏晋·刘桢

职事相填委。
文墨纷消散。
驰翰未暇食。
日昃不知晏。
沉迷簿领间。
回回自昏乱。
释此出西域。
登高且游观。
方塘含白水。
中有凫与雁。
安得肃肃羽。
从尔浮波澜。

44 《大江东去·芳姿蕙态》 元·王寂

芳姿蕙态,笑人间、脂粉寻常红白。
大抵风流天也惜,赋与梅魂兰魄。
元相名姝,谢家尤物,缥缈真仙格。
朝来酒恶,可人一笑冰释。

45 《苏武慢·运气吞霞》 元·冯尊师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
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

46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47 《秋晚杂书三十首》 宋·方回

何以知秋深,衾薄无浓梦。
梦断复不眠,寒气夜已纵。
幻虚成诸有,谁实神其用。
积惨以消之,化工似好弄。

48 《正命诗》 宋·来廷绍

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志渐消磨。
昨宵饮药疑尝胆,今日披衣似挽戈。
分付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
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声三渡河。

49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50 《偈》 宋·钱盖

稽首文殊师,昔为七佛祖。
尝发大悲原,广度诸有情。
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
龙神五百俱,眷属万菩萨。

51 《赐赵士忠二首》 宋·宋孝宗

职事烦填委,文墨分消散。
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沈迷簿书领,回回自昏乱。
释此出西城,登高且游观。
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
安得肃肃羽,从尔游波澜。

52 《和宝月弹桃源春晓》 宋·许志仁

何年凿源开混茫,桃香两岸吹红香。
烟消远浦生微阳,鱼舟误行溪水长。
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
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

53 《寄金绳院正因大师》 宋·薛奎

僧中忆艺本超群,释氏蒙求见讨论。
儒行合为文畅侣,诗名雅作贯休孙。
心灯久已传宗意,命服仍尝锡帝恩。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嚣喧。

54 《五月望夜与诸君山中再酌和仅初韵》 明·华察

仲夏苦昼永,薰风起将夕。
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
坐令微暑消,兼使众累释。
兴至时命觞,露下复移席。

55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宋·苏轼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寻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56 《和子由除日见寄》 宋·苏轼

薄官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57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宋·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58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宋·苏轼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後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59 《和人雪晴书事》 宋·苏轼

消尽琼瑶云驭归,余寒犹复助风威。
垂帘渐学秋霖滴,满地犹疑夜月辉。
冻壤相和开荜户,流澌半释拥苔矶。
可怜乌鹊饥无食,日暮空林何所依。

60 《初春晚晴》 宋·陆游

雪尽冰消敛积威,参差碧瓦带斜晖。
土膏渐释人东作,天气初和雁北归。
小阁金船尝腊酒,华堂银烛制春衣。
关心虽有寻梅梦,冷蕊幽香事已非。

* 关于消释的诗词 描写消释的诗词 带有消释的诗词 包含消释的古诗词(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