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和的诗词(273首)

121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 宋·曾几

微雨久逾润,禅房低复深。
下帷香一缕,收尽向来心。

122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 宋·曾几

花覆春风殿,炉薰上紫清。
旧时香案吏,趺坐对烟明。

123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 宋·曾几

不属蔚宗传,又非知见薰。
从来香一瓣,只许自闻闻。

124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 宋·曾几

拟去竹坞间,煎茶炷新料。
从容二士谈,领会一语妙。

125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 宋·曾几

老柏参深水,封题远寄将。
发奁知长者,闭合自调香。

126 《太和县丞厅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 宋·周必大

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127 《太和县丞厅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 宋·周必大

松竹林中读异书,公馀有味在三馀。
立之犹未登台阁,予不负丞丞负予。

128 《太和县丞厅葺三亭于官廨曰真清曰特秀曰成溪》 宋·周必大

池疏龙首水循除,日暖游鯈得自如。
官已忘机民正乐,鱼今知我我知鱼。

129 《庆元戊午重九天气晴和侍七兄提举监丞早集清》 宋·周必大

午风和气借春来,雨足黄花越节开。
要识重阳真富贵,弟兄一日历三台。

130 《和张紫微韵题清虚菴》 宋·白玉蟾

鸡犬声村市,烟霞古洞天。
晨坛凝玉露,夜井浸珠躔。
凤翼团宸画,龟趺负古镌。
于湖诗去后,今昔几千篇。

131 《和运使王学士舟次德清见寄》 宋·蔡襄

洛阳平昔夸文会,君已胜冠我壮圾。
谈道最先称贾谊,忧时曾见哭唐衢。
敢将胶漆论同志,幸得湖山可共娱。
须向余春回马足,柳堤相逐踏青芜。

132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 南北朝·庾信

千金高堰合。
百顷浚源开。
翻逢积翠浪。
更识昆明灰。
猿啸风还急。
鸡鸣潮即来。
时看青雀舫。
遥逐桂舟回。

133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 宋·苏辙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芒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134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一泛清河》 宋·苏辙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茫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135 《和章守三咏·右清心堂》 宋·黄公度

千里有馀刃,一堂聊赏心。
庭虚延远吹,檐敞受繁阴。
休吏帘初下,忘怀机自沉。
人间足尘土,无路到清襟。

136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宋·李吕

深丛茉莉香有余,浓李争春俗不除。
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137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宋·李吕

避俗渊明心会景,只咏孤松秀冬岭。
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138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宋·李吕

倚竹风神不胜情,裁云刻月斗轻明。
澄鲜只合骚人惜,懒对红尘肉眼横。

139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宋·李吕

岭上休将贝阙夸,江头聊比玉川家。
个中真趣谁能会,独对回风雪阵斜。

140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宋·李吕

碧涧潺潺暮山紫,闭关危坐心如水。
窗间微见一枝横,鼻观得香尤可喜。

* 关于清和的诗词 描写清和的诗词 带有清和的诗词 包含清和的古诗词(2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