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灶间的诗词(181首)

61 《点绛唇》 宋·曹勋

有个庵儿,做来不大元非小。
阳光常照。
坐卧谁知道。
炼得丹砂,不是人间灶。
冲和妙。
鹤鸣猿啸。
一任西风老。

62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63 《水调歌头》 宋·赵彦端

山色望中好,□□□□清。
连峰叠巘极目,高下与云平。
玉洞沈沈何处。
(玉清洞在溪水中)

64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宋·管鉴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古诗三百首春天咏物柳树讽刺

65 《好事近(十二之六)》 宋·陆游

挥袖别人间,飞蹑峭崖苍壁。
寻见古仙丹灶,有白云成积。
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
夜半忽惊奇事,看鲸波暾日。

端午节风俗

66 《好事近》 宋·陆游

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
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
春风归从紫皇游,东海宴旸谷。
进罢碧桃花赋,赐玉尘千斛。

思乡

67 《洞庭春色》 宋·陆游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
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
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
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68 《沁园春》 宋·张辑

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
黄叔豹谓予居鄱,不应舍近取远,为更东泽。
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
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予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

69 《沁园春(赞吕公)》 宋·葛长庚

渭水秋深,溢江春老,洞庭一湖。
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洛中狂客,还更来无。
独上君山,渺观岩石,八百里鲸波泛巨区。
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

70 《洞仙歌(答何君元寿词)》 宋·何梦桂

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
纵算解飞人不到。
笑双丸乌兔,两宾霜蓬,聊尔耳,那是人间三岛。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还自长歌自长啸。

71 《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 宋·张炎

海山缥缈。
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

72 《水调歌头》 宋·关注

吾乡陆永仲,博学高才。
自其少时,有声场屋,今栖自鹿洞下,绝荤酒,屏世事,自放尘埃之外。
行将六十,而有婴儿之色,非得道者能如是乎。
凤舞龙蟠处,玉室与金堂。

写景忧民孤寂

73 《惜黄花》 宋·宋先生

天机大道。
达者稀少。
运戊已、龙蟠更虎绕。
这一颗丹砂,凡世人难晓。
间木金、坎离颠倒。
阳全阴尽,形容不老。
将水火烹煎,自然炉灶。
待行功成就,炼无价宝。
去朝元、七祖都了。

74 《甘州(寿贾师宪)》 宋·陆叡

满清平世界庆秋成,看看斗三钱。
论从来活国,论功第一,无过丰年。
办得间民一饱,馀事笑谈间。
若问平戎策,微妙难传。

美学哲理

75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田园生活感慨人生

76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77 《田家三咏》 宋·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78 《龙多仙》 宋·刘望之

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
何人夜继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
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
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

79 《水调歌头·凤舞龙蟠处》 宋·关注

凤舞龙蟠处,玉室与金堂。
平生想望真境,依约在何方。
谁信许君丹灶,便与吴君遗剑,只在洞天傍。
若要安心地,便是远名场。

80 《沁园春·东泽先生》 宋·张辑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
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 关于灶间的诗词 描写灶间的诗词 带有灶间的诗词 包含灶间的古诗词(1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