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的的诗词(69首)

21 《念奴娇(席上即事)》 宋·赵长卿

精神俊雅,更那堪、天与风流标格。
罗绮丛中偏艳冶,偷处教人怜惜。
目剪秋波,指纤春笋,新样冠儿直。
高唐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22 《解语花》 宋·周密

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成句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
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
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

23 《念奴娇》 宋·沈唐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
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
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
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

24 《绮怀十六首》 清·黄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古诗三百首爱国壮志

25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26 《勾践灭吴》 先秦·佚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励志历史故事

27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28 《神童诗》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29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30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书信读书

31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32 《华阳吟三十首》 宋·白玉蟾

青牛人去几多年,此道分明在目前。
愿识目前真的处,一堂风冷月婵娟。

33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34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35 《题识山楼》 宋·易祓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闲。

36 《沁园春 赠春谷清禅师》 元·李道纯

智断坚刚,奋心决烈,便透玄关。
把杀人手段,轻轾拈出,活人刀子,慢慢教看。
一剑当空,万缘俱扫,方信道瞿昙即老聃。
玄夙播,看春生寒谷,觌面慈颜。

37 《苏武慢·运气吞霞》 元·冯尊师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
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

38 《赠儒僧空谷二首》 宋·江立信

三十年前的秀才,而今面目现如来。
元知三教本无异,走入千山唤不回。
僧衲西风囊有锦,禅心明月镜无台。
我闻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开。

39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40 《辞众偈》 宋·释道初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
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 关于目的的诗词 描写目的的诗词 带有目的的诗词 包含目的的古诗词(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