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禾黍的诗词(411首)

121 《浪淘沙·雁塞说并门》 宋·裴湘

雁塞说并门。
郡枕西汾。
山形高下远相吞。
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庙锁溪云。
箫鼓仍存。
牛羊斜日自归村。
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122 《题清芬阁》 宋·沈长卿

元英以隐名,名德以仕显。
人言不同调,是说一何浅。
丈夫生世间,出处各有意。
仕以行其道,隐以求其志。

123 《出辽后(三首)》 唐·周祚

日落沙碛暗,风吹边月昏。
远见屯田吏,催促下军门。
戍卒行已出,老妇代其言。
禾黍尽在野,胡马日复繁。
持刀抽身去,岂得顾子孙。
尚闻有虎符,科积穷丘原。
万人奋其怒,欲出舌复扪。
¤

124 《寿宁庵夜宿》 未知·袁华

偶成绰山游,西风吹落日。
大田登禾黍,高林收枣栗。
仰羡松柏姿,俯惭蒲柳质。
石县王果崖,花雨维摩室。

125 《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元·梵琦

听说娑婆无量苦。
三农望断海天雨。
车水种苗苗不举。
难禁暑。
被风扇作荒茅聚。
久旱掘泉唯见土。
海潮又入蒹葭浦。
南北东西皆斥卤。
禾黍
官粮更要徵民户。

126 《鹧鸪天 秋》 元·长筌子

乍觉西风吹葛衣。
萧萧秋色满华夷。
催排荞麦花开日,点勘梧桐叶落时。
鸦噪晚,客思归。
一川禾黍正离离。
蝉声莫向高枝叫,切恐宾鸿苦皱

127 《骞山溪 游灵源山》 元·冀国公主

楚峰远眺,山岚凝芳树。
禾黍正离离,立西风、云烟向暮。
青松瑟瑟,风送短笛声,寒溪畔,翠微间,依约人间住。
灵源待月,襟袖凉微度。
把酒问青天,广寒宫,知何处。
中元吟赏好,预作中秋归兴逸,欲乘鸾,

128 《御街行 御街行原系二首,周泳先误作一首·》 元·王沂

君行广武山前路。
是阮籍、回车处。
问他儒子竟何成,落日大河东注。
无人说与,遥岑远目,也会修眉妩。

129 《董逃行》 明·贝琼

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
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
城中有地尽蓬篙,城下何人种禾黍
夜间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

130 《和赵元鼎钱塘怀古韵》 宋·柴随亨

向来钱塘歌舞地,绣鞍玉勒鸣金辔,风络柳丝莺织翠。
春风一曲杜韦纬,梨花窈窕歌霓裳,落花缓步弓鞋香。

131 《忆昔》 宋·柴随亨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
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鵷班行。

132 《宿迁》 明·陈蒙

古邑临河水,昏鸦噪县门。
四方争集市,三户自成村。
禾黍秋风陇,牛羊落日原。
客愁千万种,辛苦向谁论。

133 《田园偶兴》 宋·高质斋

绕檐风景接崆峒,生计年年乐岁丰。
布谷声传红杏雨,□□调起绿杨风。
桑麻远近千村里,禾黍高低一望中。
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

134 《句》 宋·胡君防

楼台旧地牛羊满,宫殿遗基禾黍平。

135 《杂诗》 宋·李复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垅亩。
田荒宅无毛,置法责粟布。
壤壤一岁勤,暴暴三年聚。
农政久不修,几家有禾黍

136 《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 宋·李琏

离离禾黍已难言,空觅枫林与菜园。
瓦屋半间非辱井,经幢两个即升元。

137 《筼筜万个黄雀每栖息其上一昔风雨飒至忽闻有》 宋·李自中

黄头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云路邈。
东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惊呼俦。
牛羊上山鸡犬睡,翩跹蹙步来相求。

138 《耕图二十一首·登场》 宋·楼璹

禾黍已登场,稍觉农事优。
黄云满高架,白水空西畴。
用此可卒岁,愿言免防秋。
太平本无象,村舍炊烟浮。

139 《题汪水云诗卷》 宋·聂守真

汴隄杨柳摇春风,翠华南幸紫禁空。
雕栏玉砌明月冷,羽人规作神仙宫。
苏堤杨柳飘晴雪,又见紫鸾催驾发。
沉香亭北莺乱啼,金殿又成诸佛刹。

140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宋·庞谦孺

少年负豪气,乃心在有为。
天下非我能,胡为久栖栖。
圣贤即在上,治具皆设施。
一廛为天氓,岂不乐在兹。

* 关于禾黍的诗词 描写禾黍的诗词 带有禾黍的诗词 包含禾黍的古诗词(4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