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山的诗词(392首)

121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唐·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122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秦系诗)》 唐·马戴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123 《秋夜山中述事》 唐·薛能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124 《秋夜山中述事》 唐·薛能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125 《山中秋夕》 唐·李群玉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
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
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126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 唐·李群玉

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127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唐·温庭筠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
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128 《秋日山斋书怀》 唐·刘沧

启户清风枕簟幽,虫丝吹落挂帘钩。
蝉吟高树雨初霁,人忆故乡山正秋。
浩渺蒹葭连夕照,萧疏杨柳隔沙洲。
空将方寸荷知己,身寄烟萝恩未酬。

129 《秋夕山斋即事》 唐·刘沧

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
雁飞关塞霜初落,书寄乡闾人未回。
独坐高窗此时节,一弹瑶瑟自成哀。

130 《秋日山寺怀友人》 唐·刘沧

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
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
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
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

131 《秋夜山中思归送友人》 唐·李频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
木落病身起,潮平归思悬。
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
此地非吾土,淹留又一年。

春天写风

132 《秋日登山阁》 唐·李频

苍苍山阁晚,杳杳隙尘秋。
偶上多时立,翻成尽日愁。
草平连邑动,河满逐江流。
下视穷边路,行人在陇头。

133 《暮秋重过山僧院》 唐·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134 《秋日归旧山》 唐·许棠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
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
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
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135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唐·陆龟蒙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
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
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136 《早秋游山寺》 唐·李咸用

闲卧云岩稳,攀缘笑戏猱。
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
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
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137 《和彭进士秋日游靖居山寺》 唐·李咸用

秋山入望已无尘,况得闲游谢事频。
问著尽能言祖祖,见时应不是真真。
添瓶野水遮还急,伴塔幽花落又新。
自笑未曾同逸步,终非宗炳社中人。

138 《秋日寄华阳山人》 唐·高蟾

云木送秋何草草,风波凝冷太星星。
银鞍公子魂俱断,玉弩将军涕自零。
茅洞白龙和雨看,荆溪黄鹄带霜听。
人间不见清凉事,犹向溪翁乞画屏。

139 《秋宿山馆》 唐·杜荀鹤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
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140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唐·杜荀鹤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忧国忧民讽喻

* 关于秋山的诗词 描写秋山的诗词 带有秋山的诗词 包含秋山的古诗词(3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