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身的诗词(1617首)

21 《春夜樊川竹亭陪诸同年宴》 唐·项斯

相知皆是旧,每恨独游频。
幸此同芳夕,宁辞倒醉身。
灯光遥映烛,萼粉暗飘茵。
明月分归骑,重来更几春。

22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唐·贾岛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似湘妃泪尽时。

23 《竹枝词二首》 唐·孙光宪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24 《竹里作六韵》 唐·齐己

我来深处坐,剩觉有吟思。
忽似潇湘岸,欲生风雨时。
冷烟濛古屋,干箨堕秋墀。
径熟因频入,身闲得遍欹。
踏多鞭节损,题乱粉痕隳。
犹见前山叠,微茫隔短篱。

25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 唐·齐己

忆就江僧乞,和烟得一茎。
剪黄憎旧本,科绿惜新生。
护噪蝉身稳,资吟客眼明。
星郎有佳咏,雅合此君声。

咏史怀古

26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 唐·齐己

忆就江僧乞,和烟得一茎。
剪黄憎旧本,科绿惜新生。
护噪蝉身稳,资吟客眼明。
星郎有佳咏,雅合此君声。

27 《竹枝》 唐·孙光宪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28 《沁园春(寿吴竹溪)》 宋·陈著

潇洒纶巾,风流野服,红尘外身。
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
倚竹听琴,逢花倒榼,更得放晴游冠春。
清闲好,算东洲人物,难得如君。

29 《沁园春(□竹窗纸枕屏)》 宋·陈著

小枕屏儿,面儿素净,吾自爱之。
向春晴欲晓,低斜半展,夜寒如水,屈曲深围。
消得题诗,不须作画,潇洒风流未易涯。
人间世,但此身安处,是十分奇。

30 《沁园春(寿吴竹溪)》 宋·陈著

潇洒纶巾,风流野服,红尘外身。
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
倚竹听琴,逢花倒榼,更得放晴游冠春。
清闲好,算东洲人物,难得如君。

31 《沁园春(□竹窗纸枕屏)》 宋·陈著

小枕屏儿,面儿素净,吾自爱之。
向春晴欲晓,低斜半展,夜寒如水,屈曲深围。
消得题诗,不须作画,潇洒风流未易涯。
人间世,但此身安处,是十分奇。

32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榆》 宋·苏辙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33 《爱竹歌》 宋·郑思肖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34 《和西湖竹枝词》 元·贾策

郎身轻似江上篷,昨日南风今北风。
妾身重似七宝塔,面高峰对北高峰。

35 《题竹阁》 宋·刘述

竹阁寒相倚,云窗晚共开。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声响风随箨,阴移石上苔。
迟留更清夜,待月露盈杯。

36 《移竹次林英伯韵四首》 宋·林季仲

苍苔斲破斧痕新,移傍颓檐慰病身。
见我浑如旧相识,此君端是个中人。
孤高自比西山洁,澹泊宁甘南巷贫。
梦断啼鸦窗转月,怜渠犹把影相亲。

37 《移竹次林英伯韵四首》 宋·林季仲

不向窗前著色新,老夫无处可安身。
寒梢已拔千寻剑,空腹堪容数百人。
染泪浪传湘水恨,结根终伴杜陵贫。
回头万事皆衰歇,岁晚相从尔独亲。

38 《移竹次林英伯韵四首》 宋·林季仲

手种琅玕照眼新,老来深寄五湖身。
连宵留得枝间月,邀我同为物外人。
封殖不贪千户富,依栖可慰一生贫。
武夫称谓殊粗俗,却恨樊川语未亲。

39 《移竹次林英伯韵四首》 宋·林季仲

娟娟犹带露痕新,分得江潭未化身。
岁晚定知堪傲雪,生来不肯强随人。
心如庞老空诸有,节比原思不恨贫。
月淡风清卧寒谷,倡予和女复谁亲。

40 《柳梢青 至正戊子孟冬,竹庄梅已蓓蕾,因赋》 元·吴*

故写梅就书之。
环竹庄人墙角孤根,株身纤小,娇羞无力。
蟹眼微红,粉容未露,不禁春色。
待东君汩没芳姿,渐迤逦、檀心半坼。
缓步迥廓,黄昏淡月,那时相得。

* 关于竹身的诗词 描写竹身的诗词 带有竹身的诗词 包含竹身的古诗词(16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