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藤的诗词(469首)

21 《爱敬寺古藤歌》 唐·李颀

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拏龙虎蹲。
横空直上相陵突,丰茸离纚若无骨,风雷霹雳连黑枝,人言其下藏妖魑。
空庭落叶乍开合,十月苦寒常倒垂。

22 《晚到盩厔耆老家》 唐·卢纶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
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
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
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
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
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

23 《晚到盩厔耆老家》 唐·卢纶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
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
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
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
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
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

24 《太白老人》 唐·张籍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
暗修黄箓无人见,深种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25 《南诏朱藤杖》 唐·裴夷直

六节南藤色似朱,拄行阶砌胜人扶。
会须将入深山去,倚看云泉作老夫。

26 《赠老僧》 唐·杜荀鹤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游历山水抒情组诗

27 《赠老僧》 唐·杜荀鹤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28 《和友人许裳题宣平里古藤》 唐·张蠙

欲结千年茂,生来便近松。
迸根通井润,交叶覆庭秾。
历代频更主,盘空渐变龙。
昼风圆影乱,宵雨细声重。

29 《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黄滔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30 《书匡山老僧庵》 唐·贯休

筼筜红实好鸟语,银髯瘦僧貌如祖。
香烟濛濛衣上聚,冥心缥缈入铁圄。
白麏作梦枕藤屦,东峰山媪贡瓜乳。

31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议论书法赞美

32 《兴玉泉长老》 宋·欧阳景

金鉴来觅玉泉书,金玉相逢价倍殊。
到了不干藤蔓事,葫牙自去缠葫虎。

33 《舣舟大藤峡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牍附以古风》 宋·许翰

避兵穷岭海,我岂文休孙。
慨彼鸣凤郊,化为逐鹿原。
北吹战尘腥,南接瘴雾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龙暾。

34 《题王学士所藏王孟端老桧苍崖图》 明·曾棨

王郎工画妙入神,平生强项世所嗔。
有时兴至自盘礴,睥睨已喜旁无人。
忽然放笔作古桧,白日烟云倏暝晦。
淋漓尽带雷雨垂,惨淡长疑鬼神会。

35 《老人》 明·郑崐

手里支藤长过肩,月明扶醉步村前。
后生共说先朝事,及见英皇北狩年。

36 《孙莘老寄墨四首》 宋·苏轼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
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潘谷作墨,杂用高丽煤。
)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

37 《孙莘老寄墨四首》 宋·苏轼

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
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
此中有何好,秀色纷满眼。
故人归天禄,古漆窥蠹简。
隃糜给尚方,老手擅编划。
分余幸见及,流落一叹赧。

38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 宋·苏轼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39 《戏赠勤长老》 宋·范成大

从君挥尘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
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
饭饱闲行复闲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40 《题现老真》 宋·范成大

三十年来共葛藤,如今莲社冷如冰。
茶瓜樱笋游山会,从此斋厨欠一僧。

* 关于老藤的诗词 描写老藤的诗词 带有老藤的诗词 包含老藤的古诗词(469首)